淮北十数年间文史界出版了数量可观的文史类书籍,对上古历史上的相土建城问题、《诗经·商颂》的解释问题,把《诗经》中“截”作为地名解问题,把商氏族的崛起理解成:经商善贾,以及自身势力扩张等等问题,众说纷芸,是非莫辩。加之,地方志中对上古时代相地的文史记述不多,而很多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中,专业的史学工作者又少,所以他们大多不知道这块土地上所发生过的事情。笔者对此现状颇有感触,因著文参与论说。文章多述前代研究成果,并引近代学者们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是想和大家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寓述而不作之意。亦借机宣传淮北即相城地区的古代文明,探其赜而索其隐,澄清一些史实。
一、关于相土世系
要说清相土的世系,还得从源头说起。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熊氏(注①:《史记·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黄帝族在中原地区兴起,黄帝为有熊氏国君,初都涿鹿(注②:《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后打败了炎帝,蚩尤等。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天子)。政权巩固后,迁都居于轩辕之丘。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计十二姓(注③《史记·五帝本纪·正义》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计十二姓,姬、酉、祁、已、腾、葴、任、荀、僖、姞、嬛、依是也)。其子孙封国建城布于天下。契(公元前2100年左右)是相土的祖父,黄帝的五世孙(注④《史记·三代世表》)黄帝-玄嚣-蟜极-高辛-契-昭明-相土)。初居今河北平山县一带(注⑤:见《中国经济通史》引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212页)是殷商的始祖。传说其母吞燕卵而生,是黑帝(玄帝)之精所化,长大贤能多材智。据其名的本意推测,早期可能是尧帝的神职人员,掌握文字书写,卜辞刻灼(注⑥:《易·漀辞》古人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契:与人神旨相合,《神仙传》魏伯阳作《参同契》。又《诗经·大雅》爰契我龟。契,所以燃火而灼之者也。又《吕氏春秋》“契舟求剑,契刻划也”。又契《广韵》、《韵会》、《集韵》、《正韵》均解为“勤苦”也)等职。在供职过程中勤敏恭慎,被尧帝提拔重用,并与舜、禹、皐陶、后稷等友善,成为尧的五重臣之一。
太史公在《史记·殷本纪》中说:“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注⑦:一说五品即五常,指父、母、兄、弟、子,一家人之间的尊卑差别。一说指,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又,不训《尚书·尧典》作不逊),汝为司徒(注⑧:古代官名。《国语·周语上》司徒恊旅。掌管师旅和教化),而敬敷五教(注⑨: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教育),五教在宽(注⑩:指严以律已,宽以恕人。《尚书·尧典》作“敬敷五教在宽”)。”封于商(注11《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商州东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帝喾之子卨(同契)所封也),赐姓子氏(注12《史记·殷本纪》赐姓子氏。因其母吞玄鸟之卵而生,故赐子姓)。
商本是小国,方圆才七十里(注13《史记·三代世表》,“尧知契稷皆贤人,天之所生,故封契七十里”)。到舜之末益封为大国(注14《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十四,考《河命》说舜之事云:褒赐群臣,赏爵有功,稷契公也,即周礼“三公入命,其出封加一等”),并在契的治理下,国政井然有序。契上尊奉天子,下抚治国民,商部落成为天下诸候的典范,故其入朝为王官,出为诸候之长。《诗经·商颂》歌颂他“玄王桓拨”(注15《毛诗·正义》卷二十四<商颂>笺云:承黑帝而立子,故谓契为玄王。拨,整治混乱,拨乱使反之正),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率履不越,遂视既发(注16达,谓治国规章礼制条理通达畅顺,民不越轨,不犯礼法。发《毛诗·正义》<商颂>笺《韩诗》作发,发明也),即其写照。
商氏族在朝中的地位和日常“率履不越”的行为规范,在契的基础上形成,并在相土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从此拉开了商氏族“长发”(注17《诗经·商颂·长发》颂共七章,叙述商族的成长发展经历和祖上的功勋业绩)的历史序幕。
二、相土其人及其事迹
相土是契之孙,其父昭明,史传未载其事迹。相土初封于相(注18《相山庙碑》康熙二十九年立,“据《环宇志》相故城即相土所居”。又《钦颁相山神匾额并重建庙宇碑文》乾隆二十四年立,云“宿之西北九十里有相山,即商颂称‘相土烈烈’者是也”。又,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故相城,盖相土旧都也”),后可能因功益封,受命改封,或承袭祖封,而迁居商丘(注19:《左传》“夏后氏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相土生得威武雄健,承袭祖业,谙于军旅(注20:《诗经·商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谓相土帅军出征边陲,军势威猛削平海外,战果辉煌,故谓其谙军旅。)受帝之命,为夏方伯(注21《毛诗·正义》卷二十四“相土止为一国之君,不得威行海外,今云‘海外有截’,故知其入为王官之伯,出长诸候也”。相土承继祖业,主掌征伐,故有兵威之盛,而颂称烈烈者也)。他忠慎勤勉,英气勃发,征讨不轨,抗击外侵(注22《诗经·商颂·长发》“海外有截”,按海,水积之大者,古人称四海非指水城,而是指地域,所谓四海,即四晦也。古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因其文化落后,生产原始,犹顽冥混沌之初民,故以四晦称其地,而海外即四晦之外,不在中夏九有之内,故知相土之征并非内乱,而是外来侵入者)。
相土帅军抗击外侵,追杀斩截直至敌所,使敌国臣服降于中夏,或兼收其土地而并入中夏。海外有截,有为国抗击外侮和为国开疆拓土之意,立下了显赫的功勋,被后人所传颂,也为他的十一世孙天乙(即成汤)灭夏兴商,建立殷商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