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磁州窑系虎形衔叶枕
金代虎形衔叶枕。呈卧虎状,整体雕塑,枕面前低后高,中间低凹。虎首、虎身、虎尾三处从正面、俯视观看,形似弓形状。虎首处双耳直立挺拔,耳内各有一小圆孔,双目圆睁,嘴微张,犬齿自然外露,口衔一根植物叶片根茎,整个头部下垂自然,由伏地的左右前肢垫撑;虎身处一片抽象夸张的植物叶片覆盖整个背部;虎尾处左右后肢自然伏地,尾巴呈卷曲状,由其腹下穿过,尾尖在下腹部与后左爪之间露出。胎质细密,泛红色,敷化妆土,整体主色调分别以褐、黄两色施釉,错落有致,深浅不一,个别部位有剥釉现象,底部无釉。植物叶茎施浅绿色,色彩鲜明。虎身处的褐黄色与浅绿色呈交融状。整件虎枕作品形象逼真,造型别致,端庄朴实,做工精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以夸张的手法,把生活中的凶猛野兽塑成安详、可爱的形象,把静和动处理的相当协调,以适合人们对休息环境的幽静要求。
金代磁州窑虎形衔叶枕的功能,体现在实用性和象征性两方面。
从实用性上看,华北地区夏季温度偏高,瓷枕成为夏季消暑良品。有宋代瓷枕上题诗:“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夜,一枕最幽宜”,可见其作为夏季寝具的功用。从此件金代磁州窑瓷枕的造型上看,瓷枕的前壁微凹,枕面前低后高,如此造型的设计,正适应了人体颈部的舒适程度。此外,瓷枕的高度为11.4厘米,根据现代中医关于适宜人体睡眠的枕头高度的研究表明,10—13厘米最为理想。此间瓷枕的高度显然符合这一标准,可见其是一件理想的寝具。
从象征性上看,该瓷枕为兽形枕卧虎造型,老虎匍匐在地,两眼圆睁,嘴衔一只硕大叶片,叶片恰好在虎背枕面铺开。据《唐书·五行志》记载:“韦后姊七姨嫁将军冯太和,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可见虎形衔叶枕不仅为日常生活中的寝用品,并且在古人眼中,它还成为一种代表祈祝平安的吉祥物,发挥镇宅僻邪的象征功能。宋金对峙时期战乱频繁,百姓颠沛流离,这种现状使市民阶级对人生和社会有许多的反思和感悟,渴望“国家永安”、“长命安乐”,同时追求个人修身自洁、谨慎从事,避免惹祸上身,从而祈望辟邪和祝福,免于是非,所以磁州窑工匠在当时为了迎合百姓此种情感需求,设计出各种具有辟邪喻义的虎形枕。
宋金时期的磁州窑在瓷枕的色釉处理上,主要以白地黑花为主。该虎形衔叶枕在遵循磁州窑白地黑花的施釉原则的基础上,为更好呈现出老虎的栩栩如生以及植物茎叶的逼真感,采用了深褐、浅黄为主色调,浅绿为点缀的釉色选择,从而使这件作品产生出别具一格的美感。这是金代磁州窑釉色工艺的一种创新,反映了磁州窑工匠们的独具匠心的智慧。
这件金代磁州窑虎形衔叶枕,正静静地卧在展厅的展柜中,向观众静静诉说着当时的历史。(武可撰稿,胡均摄影)
上一篇:每周鉴赏:东汉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
下一篇:每周鉴赏:汉黛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