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
为一组左右对开门扉,左为青龙图案,右为白虎图案。平面长方形。左门扉的左侧上部饰一矮圆柱形立柱以固定门扉。面依石形浅浮雕宽长方形框,内满雕飞龙纹,龙头部较长,若马首,眼部呈杏核状,口部大张,上唇外翻,下唇勾卷,头上有角,身生双翼,走兽般四肢,左前肢前伸,其余紧抓地面,爪为三爪,长尾翻卷。(图一)右门扉的结构同左门扉一致,内刻白虎图案,虎怒目圆睁,张嘴,身生双翼,长尾上翘,呈欲腾飞状。(图二)
图一
图二
汉画像石的图像及花纹,是在预先制好的石质建筑构件上雕刻而成的。就其制作工艺程序而言,是先在石面上用墨线将画样勾勒出,然后再用刀、钻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主要有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六种。这套龙虎纹画像石主要采用剔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即物象轮廓外减地,使物象呈弧状突起,物象内不同部位也稍刻出起伏,细部用阴线刻画,通过线与面的结合,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以达到所需要的艺术效果,实现形与神的结合。龙虎纹画像石中龙形、虎形均采用剔地浅浮雕的技法,而龙虎身上的花纹,利爪,以及羽人身披的羽毛则采用阴线刻画。
古人建墓主要为安葬死者,在汉代人们崇尚黄老和谶纬学说,上层社会乃至民间充斥着鬼神崇拜思想,认为有专门吞噬死者脑肝的鬼魅,就需要有镇邪驱鬼的神灵。《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也指出:“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凶魅有形,故执以食虎。”四川地区曾出土过在虎纹旁题有“辟邪”、“除凶”铭文的画像石。另外,汉代人希望死后升仙,能够到达极乐世界,就需要一个能引导人灵魂飞升的特殊阶梯,《史记·封禅书》中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因此,青龙、白虎图案,也为了墓主人升天而赋予了特殊的功能。
从这组东汉青龙白虎墓门画像石中,我们不仅领略了汉代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感受到了汉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王玲玲撰稿,马峰拓片)
上一篇:每周鉴赏:北宋红陶双鱼纹壁灯
下一篇:每周鉴赏:金代磁州窑系虎形衔叶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