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盖镂空,顶部一圆环钮。盖与薰身有一连接,可随意开合。薰身有一龙首形单把,底座圆形,敞口,折沿,弧腹,下附三细足,下接一圆形托盘,敞口,斜平沿,浅弧腹,平底,下附三蹄形足。这种形状的铜熏炉,类似于行灯,故又称为行炉。虽然未在炉底留有气孔,但由于炉盘浅,炉盖通风好,所以也可以用来熏烧香草。
在室内熏香的习俗最迟于战国时就已出现,人们是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或芳香味的植物直接焚烧,利用焚烧时的烟气来驱逐蚊蝇或是净化室内空气,去除浊气,以达到除潮祛湿、强身健体的功效,燃香之器名熏炉。《说文•屮部》:“熏,火烟上出也。”也可称作香炉。蔡质《汉官仪》:“女侍史絮被服,执香炉烧燻。”
早期的熏炉多为陶制的豆形炉,做工也不太讲究,这种熏炉多出现在西汉早期的广州、长沙等地,中原地区则出现得相对晚些,反映出熏香的风气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广的。高级香料也最先从南海输入我国。《史记·货殖列传》中记: "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 犀、瑇瑁、果布之凑。" 《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中亦记: "旧交址土多珍产,明玑、翠羽、犀象、瑇瑁、异香、美木之属,莫不自出。" 由于香料品种的增多与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对不同香料的利用与处理,从上层到平民,无不喜香、用香,随着用香之风的盛行,熏炉十分流行,形制多样,制作精良,进入了熏炉的大发展时期。除了豆形炉、行炉,还出现了鼎形炉、博山炉等。(王玲玲撰稿)
上一篇:清铁狮子
下一篇:每周鉴赏:建鼓舞汉画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