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用鹿角制成的靴形器,制作精细,工序复杂,首先截取一段鹿角的主、叉枝,然后切割加工成坯,再精磨成器,主枝为钩,叉枝为柄,钩柄有段和系索槽。(见图)蚌埠双墩共出土这种钩形器113件,濉溪石山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出土这种钩形器6件,定远侯家寨出土这种钩形器56件之多,虽然发掘面积并不大,出土的数量却如此之多,可见这种靴形器应是当时一种常用的工具。
既然是一种常用工具,那么靴形器作什么用途,学术界说法不一,这也和中国各地出土新石器时代鹿角靴形器的形制不同有关。根据双墩出土鹿角靴形器的特有形制,我认为它应是一种常用的采集工具。靴形器有短柄、长柄、直角、弧角,底面呈长舌型,钩形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可见其造型丰富,可用于不同情况下人们的采集活动。另外靴形器有鸭嘴状的尖峰,这是它作为工具的力点之所在。靴形器钩的底部和柄部切割后磨得很平滑,底部两侧也正好形成相对锋利的刃部,柄的上端刻有扣榫及凹槽,可系绳索,下端成钩状。柄的上端刻有扣榫,说明靴形器可以与木棒结合使用,这样可长可短。假设要采集的果实很高,则可以找来一木棒,把顶端的一面削平
上一篇:大运河名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