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历史延续2500余年,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河道距离长、流域范围广、遗产类型丰富、利用功能多样、保存现状复杂,如今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200处。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依河而兴的大运河沿线城市,如今依托大运河及其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保护利用卓有成效,让大运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宁波:与时代同频共振,让运河历久弥新
在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在大运河与浩瀚大海的连接处,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因河而生,倚港而兴,江河与海洋的交汇碰撞孕育了宁波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地域价值。大运河(宁波段)正是以其“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独特价值,深刻影响着甬城的地理形态、空间肌理、景观风貌和发展格局,记录延续着这座河海名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灵动毓秀的山水文化、独特厚重的城市文化。近年来,宁波一直致力于高质量推动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体系、培育文化品牌、加强媒体融合等多个维度着手,踏踏实实地走好富有宁波特色的大运河遗产助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的实践之路,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宁波三江口
凝心聚力,守住千年大运河的文脉根基
大运河(宁波段)内外通达,水陆尽利。流经之处,人居密集,市镇昌盛,风物澄清,四时皆景,是甬城名副其实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兴盛之地和核心地带。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广阔胸襟,与当代的民生水利、航运交通、景观风貌、国土规划、生态环境、生活情怀、人文教育等诸多方面,皆息息相关。若要碧水东流,则需凝心聚力,同向同行。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的九年里,宁波主动适应大运河作为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的特点,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建立起多部门协同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和“分段-分类-分级”立体保护模式,形成“先期介入、及时沟通、强化指导、实时监督”的工程全过程管控体系,积极破解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中突出的“九龙治水”困局,探寻大运河保护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可能。持续推进运河遗产资源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工作,以营造生动鲜活的水运场景和具体可感的水运文化为目标,推进运河沿线水利航运设施(碶闸堰坝堤塘、津渡桥梁码头)的修缮修复工程,实现运河“景”“境”“物”“象”“情”的古今同框和良性互动。以“一馆二带三公园”建设为重点,结合水利水运、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等系列工程,推动宁波运河文化廊道的实体化打造,再现千年运河“静则悠远博厚,动则繁荣昌盛”的大家气象和不可复制的硬核实景。从“商韵”“书韵”“文韵”“物韵”“趣韵”等角度出发,深化对宁波运河沿线名家故事、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百物器用、土货特产以及园林营造理念等题材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宁波运河文化标识和符号,将“最宁波”的运河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在持续不断地推动政府部门履职尽责的同时,以“赋民以权”为前提,广泛发动并集结运河沿线的民众参与到守护大运河的队伍中来:自2017年开始,以河长制为依托,倾力建设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的“小河长”队伍,培养他们成为大运河(宁波段)的“驻地记者”“金牌导游”“资深推荐官”。近些年,大运河(宁波段)在中小学校中的热度空前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为大运河(宁波段)代言打call,他们以大运河为主题,制作短视频、设计文创、开展实践研学,研发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游戏,打造出大运河(宁波段)专属的“朋友圈”,为千年运河保驾护航。
固本培元,涵养千年大运河的核心要义
千百年来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间文化等始终是一幅壮丽绚烂的不朽画卷。历经千年,运河不仅是两岸人民的乡愁记忆,更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是老百姓的幸福之河。大运河(宁波段)的最佳状态是恰到好处地展现遗产保护惠及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让大运河持续焕发勃勃生机,接续造福世世代代。
自2014年大运河(宁波段)申遗成功以来,大运河(宁波段)通航发展平稳有序,充分发挥了在宁波内河水运复兴中的骨干作用,对于完善宁波—舟山港综合集疏运网络,助力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推动宁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宁波港口经济圈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大运河(宁波段)集装箱吞吐量达2219标箱,同比增长28.3%,通航船舶103艘次,同比增长24.1%。这是对“活态的文化遗产”的最佳诠释。
除了推动大运河(宁波段)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平稳发展,宁波亦高度重视培育其“养人”“娱人”的功能,推动其在文旅领域的壮大。结合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计划,自2021年起,宁波开始全面推进大运河与古镇古村落、大运河游与古镇古村落游的“双向奔赴”和“强强联合”。一方面,守住旧颜:根据村镇实际与居民意愿,推进大运河古镇古村民生工程的建设和功能性项目的完善,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大街小巷中的“老底子+旧时光”,养护好“水墨砖瓦、画意巷陌、诗情庭院”的唯美风情,留住运河岸边的“小日子,小生活,小情调、小味道”。另一方面,焕发新容:根据村镇特色,盘活、聚拢闲散资源,引进、结对新型资源,深化“科技+艺术”“传统+现代”“感知+体验”的融合与叠加,构建夜间集市、户外影院、研学基地、创新工场、文化驿站等古镇市井新场景,形成一批“新地标”和网红打卡地,开启持续引流圈粉的新动能。
守正创新,焕发千年运河的蓬勃生机
大运河(宁波段)以其“脉络城市,贯通江海”的独特优势,稳固地支撑起了利济天下的“河运”和“海运”。于国计,它是挽运钱粮、国有储备的要道,也是阜通贸易、岁获厚利的孔道。于民生,它是行旅往来、百货贸迁的通衢,也是百业昌盛、人文蔚然的基础。大运河(宁波段)的这一历史贡献,持续千年,赋予了大运河独特的价值和别样的意义。如今,宁波担负起构建面向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任,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展示“硬核”力量、焕发蓬勃生机。
宁波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以“文化+”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打造“三江问潮,风帆道开”为主题的河海航运文化廊道、“巧工瑰宝,四海扬名”为主题的青瓷、古建研学营地、“海澄万里,港通天下”为主题的城市地标建设工程等为主要内容,深化大运河(宁波段)和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史迹的“捆绑式保护”和“区域化共建”,推进河海特色文物资源在“关键节点”和“前沿阵地”的融合展示,再现新时代宁波“河海共荣”的文化气象。连续举办“国际海丝港口论坛”“海丝音乐节”“海丝国际戏剧节”“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海丝之路文旅博览会”“顺着运河来看海”等国际性文化品牌;“河海文化第一体验地——宁波三江口”夜游项目已基本成熟;甬江入海,百舸争流,深挖甬江北岸近现代工业遗存,宁波河海联运下的“码头文化”“渔业文化”“仓储文化”的甬江科创大走廊迈开创新的步伐。
宁波还致力于大运河与海丝系列非遗谱系传承与保护,坚持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广泛发动非遗传承人、中华老字号、非遗工坊,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和推广。结合运河沿线名城、名镇、名村定期举办非遗活动,积极为运河沿线非遗搭建有效传播平台,共享“非遗+旅游”融合场景,让一颗颗散落在运河两岸的“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格局。
大运河宁波段,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端,是连接大运河和海上丝绸之路并奔涌至今的唯一河段。她生机勃勃又兼容并蓄,不仅见证了宁波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更孕育了宁波独具一格的江南水乡文化与河海气派。
2023年9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又再次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语重心长地提出要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念兹在兹。大运河(宁波段)穿越历史,日夜奔流,流淌至今,仍散发着无穷魅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宁波作为大运河最南端的节点城市,将继续持之以恒地守护好这条千年运河,守护好碧水东流里的人间烟火。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杨晓维 张亚红)
绍兴:加强遗产保护 赋能绍兴古城
大运河(绍兴段)全长百余公里,其中列入世界遗产的河道长近80公里,有古纤道、八字桥、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等遗产点。近年来,绍兴市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在立法规划、保护监测、依法监管以及传承利用等方面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浙东运河——绍兴环城河
强化地方立法保障,落实管理责任。2020年,绍兴市正式施行《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积极为市域内的运河提供立法保障。2021年,研究出台了《绍兴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明确158处(项)保护对象,其中,物质文化遗产10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编制完成《大运河(绍兴段)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与绍兴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水利、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落实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层层压实保护管理责任。
加强遗产修缮监测,提高保护水平。近五年全市文物部门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开展各类运河遗产修缮和监测工作。实施运河沿线文物安全监测评估,建设古桥安全监测数字化、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管理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展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等运河沿线名人故居、古纤道、古桥修缮养护,改善运河周边重点文物风貌。同时,严控涉遗项目审批,严格落实涉及运河遗产核心区、缓冲区、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建控地带的建设项目工程方案审批,严格落实涉建地块的考古前置工作。近年来已完成运河沿线出让地块考古调查19项,完成建设项目审批18个。编制完成《绍兴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针对运河遗产保护管理需要,在绍兴“河长制”的工作内容中进一步明确了遗产巡查和监管职责。加强对运河遗产标识系统的检查,发现界桩破损的,及时提醒属地核实、补做。目前,全市共设置遗产区界桩124个,缓冲区界桩78个。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运河文物保护的监督工作,聘请社会人士组建文物安全监督员队伍。同时,加强物联网技术运用,对运河沿线81处市(区)级文保单位实施安全监管提升项目(安装视频监控),有效监管文物安全。
推动遗产传承利用,促进文旅融合。编制完成《绍兴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实施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目前,浙东运河博物馆已经建成开放,努力打造成为展示浙东运河风情的核心区。开通一批水上旅游航线,加快古运河及曹娥江中上游航道等水上交通带节点贯通,积极发展水上旅游。
加大遗产保护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大运河遗产研究宣传、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新推出诗集《运河船歌》、纪录片《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曲艺《越女颂》等一大批大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力作。利用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中国黄酒博物馆等展示场馆,举办各类非遗活动,促进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审核涉绍兴运河文化公园等涉运河沿线建设项目时,增加运河遗产保护和展示的有关内容,积极弘扬运河文化。
(绍兴市文物局)
扬州:做好运河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阵地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下简称中运博)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大运河文化遗产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展示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任务。自2021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中运博已累计接待线下观众近540万人次,线上观众超500万人次,各新媒体平台粉丝数量超230万,获评2022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展览获得第十九届(2021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
晚霞中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生动展示大运河厚重历史
中运博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将长25.7米、高8米的汴河州桥遗址的河道剖面完整揭取,最终实现将其“搬”进展厅复原直观展示。作为中运博最大的展品,它给观众带来的震撼不仅仅在于其庞大,还在于它的恢宏厚重。汴河州桥遗址的河道剖面呈现了一条河流在千年时光中的沉淀与变迁,蜿蜒的地层线标注着唐朝至现代的沧桑岁月,满布的砖石颗粒、砖瓦陶瓷、动物骨骼、生产工具……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汴京“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盛历史。此外,展厅中“仪征拦潮闸内河道淤积”、镇江唐代船型双室墓、宜兴宋代砖瓦窑等,也都是中运博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传承、展示的探索。
突出大运河文化活态传承
中运博全面系统研究阐释,深入发掘内涵外延,充分彰显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全力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大运河、长江“流动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传承后世。打造特色研学。打造“双城记”研学、“智·汇运博——研学大运河”OMO博物馆教学平台等一系列品牌社教活动,“相约云端 智‘汇’运博——线上研学活动”项目获得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推出“运河之韵”“世界运河”“非遗手作”等十余种常态研学活动,“因运而生”系列课程入选2022年江苏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2023年上半年荣获“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称号。创新教育模式。“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密室逃脱”形式,以运河“百科全书”的文化特征属性指导具体的游戏单元设计,串联与表征运河知识内容,拓展了文化传承渠道,为博物馆教育和数字化建设的多元化提供了新思路。开发特色文创。结合大运河文化推出运河上的舟楫船模等特色产品,结合临展推出元大都、莫兰迪等系列产品,打造具有运河文化特色兼具设计美学的文创产品体系,让运河文化深度融入现代生活。
多形式展示大运河沿线美好生活
为了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播大运河文化,中运博从内容、形式、空间设计三管齐下,图、文、物和影像在超大空间实现极致契合,呈现出专业、权威、通俗、易懂,富有记忆的展览,为大家讲述大运河里的中国故事,呈现世界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中国大运河,获得2022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荣誉,今年入选文旅部“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和“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突出数字化沉浸化展览多维度体验,“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千里运河近在咫尺,两岸烟火触手可及;虚实结合,“运河上的舟楫”展以近百艘船模与多媒体智能交互传播船舶知识体系,让观众在沙飞船获得不一般的沉浸式体验;无文字沉浸式景观再现,“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在有限的展厅内浓缩了大运河传统建筑精华;“科技+艺术+文化”,“河之恋”水、运、诗、画四个篇章以裸眼3D技术带来美轮美奂的虚拟空间体验;复原互动的生态呈现,“运河湿地寻趣”呈现运河2000年生态涵养,是文化公园之中的自然公园;构建大运河临展体系,陆续推出“运河城市系列”“运河非遗系列”“运河艺术系列”“文化遗产系列”等多个临展系列,“中兹神州——绚烂的唐代洛阳城”“大都:元代北京城”等入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修复
中运博持续推进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努力让大运河历史的真实性、功能的延续性得到更好保持。承担江苏省文物保护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大型窑址、墓葬等遗址文物保护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馆藏大型土遗址文物土体开裂防治方法研究——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土遗址为例》等科研课题,对馆藏大型搬迁遗址(田野提取的大型遗迹)开展保护工作。针对馆藏文物环境控制,编制申报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临展厅及大运河史诗图卷展厅环境调控改造项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统筹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沿线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等工作,与苏州市吴中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签署《苏州宝带桥石塔保护设计方案》,对这一重要遗产点进行科学保护。组织召开国际学术论坛,于今年8月承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分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开展学术讨论,进一步深化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科研。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任彦馨)
淮安:大运河遗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淮安位于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在大运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淮安因运河之便,城市发展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食盐集散中心。现在的淮安段大运河仍然是国家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主通道,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和充分彰显千年运河底蕴和文化时代价值,在全力保护大运河遗产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推动运河文脉传承、运河资源利用协调发展,更好发挥运河遗产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
淮安运河夜景
贯彻落实保护第一 做好遗产展示利用
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出台《淮安市文物保护条例》《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办法》《关于全面推进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先后编制《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制定了《板闸遗址保护展示方案》等60余项规划方案,为保护、展示打下坚实基础。
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板闸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恢复板闸作为运河遗产重要节点的地位,与河下古镇互动,形成完整的运河驿站展示旅游线路,优化大淮安以运河为组带的城市节奏和韵律,彰显运河之都的气质,完成并出版《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清口水利枢纽遗址、淮安运河博物馆等项目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加强部门协作。2020年组建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在全省探索“建管办+集团”模式,组建市大运河办统筹推进全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文物、发改、资规等部门在审批许可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在项目实施前主动征求文物部门意见,公安、海关、工商等部门保持对文物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
开展运河遗产考古研究。组建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培养,成功获批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质。积极开展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发现了黄岗、金牛墩、凤凰墩等史前遗址,其中黄岗遗址的发掘使沉寂几十年的“青莲岗文化”重获新生。对清口枢纽马头地区各类河道、堤堰等水工设施及相关城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对惠济祠东侧、木龙、泰山湖东侧等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进一步了解清口水利枢纽的整体格局和保存现状,明确其在明清时期大运河的历史地位。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升级运河体验品质
鼓励运河遗产活化利用。福音堂及仁慈医院旧址坐落于古老的里运河畔,引导社会力量将仁慈医院旧址改造为喜马拉雅音乐书房,将福音堂打造的赛珍珠声音博物馆,成为文化会客厅。面向社会各界开展文物征集,成功举办“安澜——中国水工科技馆文物征集成果展”。都天庙街区位于里运河南岸,是淮安老城唯一保存较好片区,积极打造成特色历史文化风貌区。
加强革命文物展示利用。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革命文物项目建设,推出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初心如磐 人民至上——苏皖边区革命史陈列”,周恩来纪念馆入选首批100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积极打造新四军精神教育基地。
创新发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复建、修缮石塔湖、都天庙、御码头等片区的多处文物及历史建筑,整治周边环境,还原清江浦古城风貌;打造“扫码听故事,文物有话说”品牌,为文物量身定制信息卡片。建成非遗展示厅,吴鞠通中医馆和南宋水工地下博物馆导入地方民族乐团,让运河沿线中医药文化“活”起来。推动十番锣鼓、南闸民歌、淮剧、仇桥杂技、洪泽湖渔鼓、洪泽湖渔家婚嫁礼俗等非遗进景点、驻景区。连续举办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
坚持活化利用 统筹做好文旅融合发展
深化运河文旅产品开发。开发培育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等主题游线,运河古镇记忆游、大湖风光游、淮扬美食游等主题游线,“大鸾翔宇 时代追梦”“淮水安澜 稻香两岸”2条线路入选“喜迎二十大 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淮安三河闸水利风景区入选“江淮明珠 南水北上”精品线路。里运河文化长廊入选江苏省文旅厅举办的“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网红打卡地“十佳夜景”。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淮安区以大运河“百里画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带试点为主题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成功举办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现场调度会,推进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活化利用。
坚持品牌宣推 增强运河遗产吸引力
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坚持“产、城、镇、人”融合发展思路,全面对接全域旅游,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泰山百合园·爱园完成园区绿化;华章·大角牧风特色田园综合体完成1—11号厂房主体建设。港口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
有效开展运河主题活动。开发以大运河文化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开展运河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做强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品牌,培育一批省级示范项目。创新“文化+体育+旅游”模式,连续举办淮安国际马拉松、大运河铁人三项赛等体育赛事。优化旅游交通体系,促进百里画廊全域文旅资源统筹互联。
运河文化展示亮点纷呈。开展淮安运河史、漕运史等课题研究,编辑出版《运河故事》等系列丛书。指导淮安市图书馆系统建设运河文化书目库,深入研究挖掘运河红色文化资源。举办“运河情缘·工致当代”工笔画作品展,创作《运河之都·百里画廊》百尺长卷,提升了淮安运河文化的影响力。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物局)
洛阳:守正创新,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是其耀眼夺目的明珠,见证着古老大运河的变迁。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是通济渠的起始段,与现代洛河河道走向基本一致,全长约52公里。这里分布着众多的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和文化遗产。1400多年来,大运河滋养着古都洛阳和两岸人民,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国家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近年来,洛阳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按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要求,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切实加强隋唐大运河洛阳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实施了回洛仓、含嘉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和国家大运河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探索出运河遗产和城乡更新融合发展新路子,激发出文旅文创新活力,让古老的隋唐大运河在洛阳焕发时代新风貌。
保护第一,实施重大保护展示工程。实施了含嘉仓160号仓窖和回洛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开放占地120亩的回洛仓考古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力推进博物馆建设。2022年5月18日,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和各级媒体的关注热点,吸引了大批观众和研学团队,成为洛阳乃至河南融入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的重要载体。结合旧城改造更新,实施了古运河历史风貌保护工程。整体搬迁了瀍河区旭升村,放弃了原老城安置房建设项目,投资20亿元,在瀍河两岸规划建设了1000亩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再现了隋唐大运河历史场景。
加强管理,压实保护利用责任。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大运河遗产保护领导机构,系统谋划推进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出台了《洛阳市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条例》《洛阳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组建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科级全供事业单位,负责全市大运河遗产的保护、监测、宣传交流等工作。编制了《洛阳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2030)》。印发了《洛阳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洛阳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方案》《洛阳市大运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保护传承利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挖掘价值,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不断加大隋唐大运河遗产研究力度,扩大考古调查范围,增加考古调查深度,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和发掘,重点勘探和发掘有关码头、古代沉船,以及与古代运河有关的其它遗迹。多年来对含嘉仓160号仓窖、回洛仓遗址及周边区域漕运水系等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共发掘大小探方19个,发掘总面积7000平方米。已发掘清理出完整的仓窖6座、仓城内主要道路2条、仓城外漕运渠道1处、管理区灰坑等遗迹现象,并发现刻有“回洛城”的铭文方砖。在今洛阳市区定鼎南路洛阳桥以西约400米的洛河河床内,发现天津桥遗址,现存4座桥墩淹没在洛河水面以下。同时,持续加强价值研究,出版了《隋唐大运河洛阳段词条释读》《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简报》《洛阳汉唐漕运水系考古调查》等研究成果。为保护展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2014年6月,隋唐大运河洛阳段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有效利用,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实施“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推出“东方博物馆之都”线上平台,建成开放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一粒米的漕运之旅”等3家数字化场馆。采用沉浸式投影、半造景三维数字剧场、雷达感应投影互动、流水地幕等数字化手段,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回洛仓遗址观众服务数字化提升等七个项目入选河南省文旅厅“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百大重点标识展示项目。创新利用方式,打造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了“河洛文明寻根”之旅等30余项研学课程,多角度展示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时,活化利用大运河遗存,深化文旅文创融合。通过剧本、美食、玩乐、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叙述运河历史故事,展现运河文化风貌,使运河沿线民众在遗址公园建设中获益。烛光音乐会、宫廷下午茶等艺术生活体验活动受到了青年人的热捧,全城剧本杀、博物馆奇妙夜、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等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游客爆满,一票难求,大运河文化遗产地历史场景的再现,带动了文旅文创产业的繁荣发展。
惠民利民,让运河遗产保护成果共享。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沿着隋唐大运河故道建成了绵延48公里的洛浦公园,这些公园成为市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聚焦“文化育人”,对运河沿岸及周边的道路、建筑,严格控制体量、风格,使之与运河历史风貌相融合。瀍河两岸规划建设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空间。以新潭码头遗址保护为基础,结合老城历史街区更新升级,规划建成了洛邑古城文旅项目,免费对公众开放,成为热门景区和年轻观众网红打卡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创新融合,实现了洛阳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山水林城和谐共融。
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同时,充分利用大运河文化优势,深化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海内外运河城市进行交流合作,举办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论坛等学术会议,打开了外界认识洛阳、了解河南、走近中国的新窗口。为讲好大运河故事,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东运河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再接再厉,持续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洛阳市文物局 余杰)
德州:缔造“大德之州 好运之河”的城市新景
德州地处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京杭大运河流经德州西部,促进了德州的繁荣发展和城市的形成。大运河德州段位于山东段大运河最北端,自南北穿过德州市西部,主河道由卫运河、南运河组成,全长127.8公里。目前,德州段运河主要承担行洪、输水和灌溉等功能。
大运河德州段为隋唐时期永济渠和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河道、河堤及周边环境风貌完整性保存完好,保留着南运河原真性的人工弯道,是南运河弯道抵闸技术的代表,被称为“三弯抵一闸”,体现了古代运河在工程规划方面的科学性。
2013年3月,南运河德州段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点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德州段沿线分布不可移动文物1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15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德州市大运河二屯镇丰乐屯段南运河
德州市高度重视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按照德州市委总体工作部署,2021年8月,德州市组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全面开展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提升工作。2022年2月,中国共产党德州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德州将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通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赋予城市文化灵感,让“大德之州 好运之河”成为城市新名片,推动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保护利用成果
持续加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2010年6月,《大运河山东省德州段遗产保护规划》颁布。2015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大运河(德州段)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的通知》出台,统领运河流域内城乡建设、旅游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1月1日《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公布实施,对各级政府履行大运河保护与管理职责作出明确规定。2023年5月,《关于推进做好大运河德州段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大运河(德州段)遗产巡查督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印发,完善了遗产保护巡查机制、专家咨询制度,落实涉建工程遗产影响评价制度,不断夯实保护利用工作基础。
规范做好大运河遗产监测保护。德州不断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监测机制。在市文旅事业发展中心(挂大运河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设立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科,完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南运河(德州段)保护区划局部调整和矢量图制定。认真巡查监测,加强大运河遗产本体保护,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守护好大运河遗产安全底线、红线。
推进打造南运河德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区。依托南运河原生态河道及沿线四女寺枢纽船闸、德州码头、真实性南运河弯道、苏禄王墓等遗产,围绕科技运河、文化运河和生态运河,组织实施以南运河德州段为核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园区建设。完成南运河(生态运河)三湾展示区建设、苏禄王墓本体保护和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打通南运河东岸堤顶路。制定一批保护方案,完成四女寺枢纽船闸保护与展示工程、德州码头仓储保护与展示工程、德州机床厂旧址和黄河涯礼堂修缮工程,组织开展沿线部分遗迹的考古勘探,有效保护了遗产本体、改善了运河周边环境。
积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大运河保护利用实现双赢。2021年8月,编制了《德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方案》《大运河(德州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组建专家智库和项目库,研究提出一批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服务指导建设单位依法开展保护建设项目报审程序,多个项目顺利通过审批、审核。积极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宣传。
未来展望
下一步德州将着力构建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加快实施两河国家文化公园牵手工程,努力打造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和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夯实大运河遗产保护基础。健全保护管理人员机构和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遗产保护网络,完善保护管控措施,持续做好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处理危害遗产安全问题,杜绝破坏大运河遗产本体和周边环境风貌的事件发生。
做好大运河遗产资源挖掘保护。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持续开展调研,全面掌握遗产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等,完善大运河相关文物分级分类名录。落实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制度,做好大运河遗产申报、认定、保护、管理及相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升级等工作。
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组织专家团队勘察设计,做好项目申报。建立项目数据库,积极争取经费支持,推动实施保护展示工程,进一步推动大运河遗产(点)段作为运河文化特色展示体验园区向社会开放,让大运河遗产“活起来”。
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宣传推广。结合4·18国际古迹遗址日、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主题宣传,开展各类活动宣传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全民参与大运河遗产保护浓厚氛围。
(德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沧州:赓续运河文脉 讲好文保故事
“长河日暮乱烟浮,红叶萧萧两岸秋。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这是清代诗人孙谔在京杭大运河乘船时写下的《夜过沧州》,诗中描述了沧州大运河段秋高气爽,烟波渺渺,波光粼粼,水波潋滟,明月、芦苇、垂柳、古槐错落有致、交相辉映的一番景象。
大运河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自南向北蜿蜒流经沧州境内,海盐和漕运造就沧州数百年繁华。中国大运河在沧州境内自南向北流经吴桥、东光、泊头、南皮、沧县、运河区、新华区、青县等八县市,全长216公里,沧州市中心城区段长13.7公里。
沧州市区段大运河鸟瞰
沧州段大运河保持着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及“三弯抵一闸”的水工智慧,因此保护沧州段大运河这一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构建文物保护展示的大格局,从大的空间着手,从细致处实施。
编制规划和出台相关法律文件。随着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根据国家、省市相关精神,沧州市也抓紧编制《大运河沧州段保护规划》,并报请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及时出台了《沧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若干规定》。
加大运河遗产点的保护力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传承好、利用好。从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出发,提高文化竞争力,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物遗产挖掘梳理,深入研究,科学布局。成立大运河沿线8县市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同水务、南运河管理处、国土规划、环境保护等多部门联系,积极合作,多方沟通。谢家坝作为河北省成功申遗的“两点一段”之一,作为沧州市大运河176处遗产点重要一环,早在申遗成功之初,即着手进行谢家坝的环境整治、整体监控,并于2012年进行了本体修缮,成为当地政府对外展示大运河水工智慧的窗口,本地群众漫步休闲场所以及外地驴友参观游览的打卡地。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在保护好、传承好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利用好,服务于民,服务于沧州狮城百姓。坐落于大运河畔的南川老街位于沧州主城区的核心地带,根据史书记载复建的南川楼、朗吟楼以及46个明清合院风格和民居简约风格的院落,再现了沧州历史文脉的缩影,代表着沧州河城共生的城市特色,在这里与大运河共生共存,相得益彰,依托丰富的商业形态、多样的文化体验、完善的休闲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游客在这里品味传统文化,欢度假期,使得大运河畔再现繁华盛景。
沧州市大运河遗产点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涉及城址、窑址、沉船点、古代名人墓葬、石刻、水工设施、近现代工业文化遗存、红色革命文物、减河、古建筑、近现代建筑等遗存,我们总体梳理,根据轻重缓急,有步骤,科学规划,多方协作,对青县给水所、泊头华北局城工部旧址、吴桥澜阳书院等进行修缮。结合实际情况,依次推进大运河文物调查研究工作。对大运河遗产点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分别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对安陵城址、齐堰窑址、窑厂店窑址等进行分批分期考古勘探,对在大运河文化带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泊头沉船、南川楼沉船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进行抢救性清理,并积极推动就南川楼沉船同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合作。
积极开展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遗址的多学科研究。大运河沧州段上存在多处码头遗址以及多处沉船点,由于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沧州市境内通过大运河以及古代水系,联通海上丝绸之路的北起点海丰镇遗址,结合历年考古工作情况的研究,东光码头遗址出土沉船以及泊头沉船、沧州市区段南川楼沉船的出土,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实物资料支撑,海丰镇遗址也经过2000、2003、2005年度的抢救性清理,于2016年进行了主动发掘工作,出土了定窑类型、井陉窑类型、磁州窑类型、耀州窑类型、钧窑类型、龙泉窑类型及景德镇窑类型等不同窑口的瓷器,通过沉船和对海丰镇的遗址的研究,积极推动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吉林大学等多家考古科研单位的合作,并以考古学为基础,推动多学科研究,促进考古研究的多元化。
推动成立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与保护专业委员会。进入后申遗时代以来,考古工作在大运河的保护、价值阐释、文化遗产利用、文化带建设、中华文明标志工程建设等方面仍继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经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成立“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由中国考古学会、河北省文物局、沧州市人民政府积极推动,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与保护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7月在沧州成立。同时,沧州市被授予“中国大运河考古与研学基地”。
推动文物保护的成果展示。以沧州市博物馆、黄骅市博物馆以及黄骅市海盐博物馆为主要展示窗口,带动其他相关市县博物馆、展览馆,促进沧州文物事业的向前发展。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中心城区段实现50年来首次旅游通航,沧州坚持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围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与运河沿线8省市35个地级市文物、文化、旅游资源的联动,分享交流沧州在大运河保护利用、文化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讲好运河故事、展示沧州形象,进一步擦亮运河文化品牌,努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沧州美好场景贡献力量。
(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翟成钢 )
责任编辑:赵军慧
下一篇:国际瓷器研究联盟成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