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萧窑黄釉缸。敞口,卷沿,矮领,溜肩,长弧腹,平底。内无釉,外部除口沿外满施黄釉,有剥釉现象。夹粗砂灰黄色胎。
安徽省萧县窑称“萧窑”,始创烧于隋,盛于唐。萧窑唐代烧造黄、白、黑釉瓷器,因与寿州窑之间相距较近,受寿州窑的影响,其生产的瓷器器形、釉色、工艺特征均与寿州窑相似。
该件黄瓷产品体型硕大,釉色黄中闪绿,流釉处呈墨绿色。胎体厚重,胎质不纯,胎体内掺杂有不少黑色、白色和红褐色的细小颗粒。萧窑一般多采用三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的方式,所以器物的内外底部均有数量不等的支钉痕,此类烧造方式一般用于器形较小的碗、盘等小件器物中,而大件器物一般不采用此种烧造方式。
隋唐大运河发掘出土的众多瓷器中有不少萧窑的产品,充分说明当时的萧窑是通过隋唐大运河这条水路运输通道,把生产的瓷器运输到外地,各地瓷器的交流,使隋唐大运河成为唐宋时期商品货物流通的重要工具。
(孙浩撰稿,胡均摄影)
上一篇:每周鉴赏:明“喜生贵子”铭镜
下一篇:每周鉴赏:金“大定通宝”钱纹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