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大定通宝”钱纹镜。平面圆形。桥形钮,位于钱币方孔的位置。镜的外区对称饰5个方孔圆形钱币纹,上铸“大定通宝”四字,两钱纹之间饰梅花纹。窄缘。
古代将钱币纹装饰在铜镜背面的情况不鲜见,其源头可上溯至汉代,钱币的样式也基本取自铜镜所在的朝代,“大定通宝”是中国古代钱币之一,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铸造,因此该铜镜应铸造于大定十八年之后,这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时间参考。
“大定通宝”四字采用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笔力遒劲、笔画坚挺、造型简练、形貌大方,与唐开元、宋大观钱相比,洗练凝重、文字秀美、规格严谨,犹胜一筹,这和金代造钱善于汲取历代特别是宋钱精华以及群臣热爱文化艺术密切相关。金世宗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大定”二字又有平安、安定之意,因此,百姓用“大定通宝”钱纹来祈求国泰民安。
在铸造工艺上,金代铜镜的制造由范铸法转为翻砂法,铸造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由于铜合金成分增加了锌的比例,所以金代铜镜的铜质泛黄,形状上镜体也由厚重变的轻薄。在纹饰内容上,也增添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故事,艺术风格重视写实。(吕玲撰稿,胡均摄影)
上一篇:每周鉴赏:唐萧窑黄釉缸
下一篇:每周鉴赏:金磁州窑白釉黑花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