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出土的4号船是其中一条并不完整的残船,仅存船的首部结构,但却被古船专家认定为唐代“歇艎支江船”,它的发现震惊了世人。
说到唐代“歇艎支江船”的由来,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是刘晏(716—780年),他是山东东明(今菏泽)人,历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度支使、铸钱使和盐铁使等官职,他在漕运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歇艎支江船”就是他的发明创造。他认识到在不同的航道因水力的不同,必须使用不同的船型。“歇艎支江船”航行在扬州到河阴的河段是汴河,也就是长江与黄河之间的运河,吃水较浅当是其最大的特点,这种船的发明较好的适应了汴河航道的水力。
全国运河考古发现的“歇艎支江船”目前仅有两艘,其一是1960年3月在扬州市施桥镇发现的施桥唐船,另一艘就是1999年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考古出土的4号沉船,其首部的型式与施桥唐船也十分相似。
这种船的特点是船体肥阔,吃水浅,底平仓浅,在低矮的仓壁和一系列横梁之上铺以木板,然后在木板上载货,特别适合在长江和黄河之间的运河上运输粮食和食盐。
漕运在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交流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被称为“南北之咽喉,军民之命脉”。隋唐大运河的贯通,致唐宋漕运大兴。漕船的创制和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最高成就,从春秋时期的双体船、隋唐时期的“歇艎支江船”到宋元时期的“汴河船”,再到明清时期的“漕船”,其技术、形制、规模和管理都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中国漕船发展的历程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包括“歇艎支江船”在内的每一种船型都是古代中国人技术创新的重要坐标。(解华顶撰稿)
上一篇:每周鉴赏:汉悬璧图画像石
下一篇:每周鉴赏:繁昌窑青白釉瓜棱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