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整体呈正方形,画面中央以阴线加麻点纹的形式雕刻一悬璧,上有流苏。画面简洁但不失大气,寥寥几笔但寓意满满。
从考古发掘的实例看,早在汉画图像流行的时代以前, 红山文化、大汉口文化、良诸文化等新石器时期的墓葬中就已有大量的玉璧随葬,可见玉璧与丧葬习俗和观念信仰关系紧密,源远流长。到了汉代,随葬玉器的习俗仍然盛行,有的把玉璧放在死者的胸、腹或背部,有的则置放在棺停之间。后来,民间干脆换用图形绘影的艺术表现形式替代玉璧实物,如在棺盖上用彩漆直接绘出玉璧的图样,或将玉璧图绘于锦蟠之上,刻凿于石室、棺椁的某一部分,这种方式简便易行,流传广泛,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物资料。
古人为什么喜欢在石室、棺椁上装饰玉璧呢?璧门即天门,温庭筠《元日》诗“威凤跄瑶虚,升龙护璧门”,《三辅黄图》云,“宫之正门曰闾阖,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门。”闾阖的原意即为“天门”,屈原《离骚》说:“吾令帝阁开关兮,倚闾阖而望予。”注曰:“闾阖,天门也。”《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神话典籍《神异经·西北荒经》的记载相吻合:“西北荒中有二金阀,高百丈……二阀相去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中有金阶,西北两网中,名曰天门。”在天国之门上装饰着晶莹的玉璧,穿过玉璧就意味着进入天堂。
这简单的图像背后,浓缩着古人的观念信仰,那虎踞龙盘、 巍巍凤阀是中国人理想追求的天国境界的象征!(王玲玲撰稿,马广峰拓片)
上一篇:每周鉴赏:汉陶檈
下一篇:每周鉴赏:歇艎支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