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日常吃的粮食、蔬菜都是怎样种出来的?
淮北市博物馆带您走进
古代农耕用具----汉铁犁铧头
平面呈等腰三角形。底平直,背面拱起,有銎,尖锋,两翼有刃。
犁是耜(sì)演变出来的。耜柄有一定的曲度,可以在柄上系绳,拽绳发土;这种改变耕作的方式,从而为由耜耕向犁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犁耕是将耒耜那种一跖(zhí)一发的间歇动作改变为连续性的,使劳动效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早在春秋时我国已开始用牛拉犁;先秦时代,亩是“广一步,长百步”(《韩诗外传》卷四)的一长条;西汉时,亩制虽增大,但赵过推行的“一亩三甽(zhèn)”(《汉书·食货志》)的代田,仍是指在一部之间做三条沟,起两条垅。用上述各种犁从两侧发土,正是起垅的第一道工序;所以这些犁均属作条犁。
西汉时期耕作技术有很大发展,鐴(bì)土与犁铧组合,构成复合装置,能将耕起的士垡破碎和翻转,更适于耕翻土地和开沟作垄。大铁铧硕大沉重,与其配套的犁架必须加大加固,整架耕犁的重量也随之增大,通常需要两头或两头以上壮牛挽拉,用于开沟,也可用来窜垡、活地,是汉代铁器冶铸业和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种表现。
(胡均撰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