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前乡贡进士扬州府儒学训导蛰庵任公墓志铭》,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淮北市相山南麓。墓志铭系青色石灰岩质,有志盖与志石上下两块,凹凸相扣,并为一体,呈正方形,边长63cm,志盖厚13.5cm,志石厚14cm。志盖上面铭刻隶书 “藻心玉品”4个大字(图一),分两行排列。志盖下面内凹,凹面铭刻志文的下半部分(图二),志石的上面凸起,凸面铭刻志文的上半部分(图三)。志文皆为阴刻楷体,工稳秀逸,端正劲美,共55竖行,满行30字,不包括志盖上的“藻心玉品”4字,志文共计1555字。志文首题“前乡贡进士扬州府儒学训导蛰庵任公墓志铭”,末有“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侍读新城年家眷晚侍教生王士禛顿首拜撰”,并另起一行刻有“王士禛印”、“阮亭”印,可知此墓志是清初“文坛领袖” 王士禛(王渔阳)为任蛰庵(任文石)所撰。墓志为常规写法,前志后铭,韵散结合。书丹者、刻石者文中并未提及。
志文:
前乡贡进士扬州府儒学训导蛰庵任公墓志铭
中郎以碑有道,眉山之庙昌黎,皆文与人协,道以词宣,艺苑希逢,国史罕俪。禛/何人斯?而敢振诸。若儒林任公,则当世有道、昌黎也。嗣冢君抱父书而泣,四十/年沉淫典籍,名节著于江汉,再征博学宏辞之科,而不获以文章显厥亲。乎!禛/哀其志,为次第其状,俾藏诸幽。至于列传巨笔,表道鸿篇,则词坛盟主之事,禛/不敏也。
公讳文石,字伯介,晚隐相城之袲,始别号蛰庵云。姓任氏,其源出于夏车正商/左相,迨梁,太常卿敬子出守新安,子孙因散居江淮间,以谱逸莫考,明初潞州/卫指麾使次公迁宿,遂为宿人。三传钺,四传和,五传重,咸能独行迈种。六传讳/思忠,即公父,堂悬“濉相高士”之额。母王孺人。生公之夕,梦鹤翔中庭。公生而修/干,性简贵,好读书,卓然自竖立,无适俗韵。弱冠试,每冠军,廪饩于庠。五应孝廉/举,晚用经明行修,贡上春官,南宫试高等,选授广陵儒林。儒林故冷署。广陵居/江之水浒,为南北襟喉,在昔鼎分刀布,视为奥区。时天下方苦秦寇,楚豫诸大藩/多半覆没,逼近江东,漕帅江督侧目。维扬衣带水为泗上安危,而俗号轻华,曾/无状猷长算足备不虞。公独毅然上《漕利江防八策》,通经达变,言皆中当世之/务,用之辄效,扬获乂安,数年不受兵者皆公谋也。相□当事者皆稳□公贤,弘/纲咨之,后行分司,直相付托。三年儒林治兵,朝静措饷夕足,不啻三年枢府。然/公绝无独贤之色,依旧关洛遗风,苏湖成范。昕夕与多士砥砺,故人止见公之/胜鼎,而不见公之越俎,公之意念深矣!广陵正倚公若长城。公以太夫人春秋/高,不习吴风甘脆,乃引终养。予告归淮北,宿莽未除,复徙依京口秦邮之间。又/三年,始克奉夫人归里。公至孝,念无以报罔极,在官署曲尽板舆色养,匍匐/千里乞范文贞表濉相高士之阡。七衮寿母,则请何文端唱为诗歌,极当世名/流祝颂之胜。广陵自金帝围后,再现斯筵,共推为邗江佳事。公生平极慕陶靖/节之为人,及出经世,雅不愿以文士自了,始在家园,中经流寓,终当归老。在在/营亭台池阁之娱,用写胸中丘壑。尤好流连名迹,每陟相嵇之巅,频伐云根,题/句叹曰:“亦复去桓刘何远。”公之寄托固不可测哉!诗古文词工于髫年,游留都/请益景陵锺惺,西安方应祥,思绪波兴,云委蹊径尽脱。及邗江风雨,更与陈名/夏、郑元勋、陈卓共相切劘。盖已渊乎玉色,嘎然金声,入室云间,升堂雪苑者矣!/公垂老未尝一日或停杯辍卷,引纩之夕,犹以三礼不属草为恨,愿天假之年。/时顺治甲午七月三日也,距生万历丁亥七月二十七日,得年六十八。所著有/《治谱》八卷,《宗训》四卷,《雪竹居文》、《静寄斋诗》共二十四卷,《相山志》十卷,《藕花墅纪》/五卷。初配丁孺人,里丁玫女。继配梁孺人□梁拱极女,各一年。继配刘孺人,郡/文学刘三益女,子男六人。长柔节,恩选贡士,娶郡文学刘葆冲女。次柔栗,庠生,/娶郡文学段文炳女。次柔徽,聘郡文学蒋俊彦女。次柔武,庠生,娶郡明府李名/世女。次柔惠,娶萧恩拔许作楫女。次柔裕。官广陵时娶吴孺人,惠与裕其出也。/子女五人,长适徐学博高攀鳌子宏章,次适萧太学王胤祚子重楚,庠生。次适/郡文学梁胤懋犹子致中。次适郡文学朱之佐子启智。次适郡明经贾善价子/迁。学生孙男十一人,长天合,次孚贞,娶郡明经孙继志女,次孚嘉,庠生,娶郡明/经周廷栋女,次孚咸,娶郡楥梁履中女,次孚佑、孚先俱节出。孚交,庠生,娶郡文/学丁炜女,栗出。孚光,庠生,娶郡武学丁赓女,次孚允,聘郡学生徐嗣穉女,武出。/孚泰,庠生,娶郡文学朱箴女,次孚兑,娶永文学徐文瑞女,次孚豫,娶永张四维/女,惠出。孙女八人,长适郡县副王钺子渥,次适郡善化令宋钦式子麟瑞,学生,/节出。次适萧文学徐尧臣子琰,庠生,次适郡文学赵廷组子绍谾,庠生,次适郡/文学张鹤翘子成城,次适郡文学张崇德子之贞,次适郡文学丁逊子永增,栗/出。长适郡王镠子沃,武出。曾孙男十三人,长予荷,聘郡文学刘玠孙女,次予似,/聘里太学丁治女,次予宗、次予完、予品,节子嘉出。长予绍,聘萧文学吴甫孙/女,次予通,节子咸出。长予基,聘永文学朱有玉孙女,次予庆,栗子交出。长予绳,/聘郡太学刘甫质孙女,次予经,武子光出。予矩,惠子泰出。予准,惠子豫出。曾孙/女四人,一字郡文学朱隽子廷千者,节子贞出。一字郡武学赵绍缓子宋璜者,/节子嘉出。一许聘郡武学赵绍芳子,惠子泰出。一许聘郡学生刘克允子,惠子兑出。
嗣冡君柔节谋以今康熙丁卯岁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奉公藏葬于相山之阳,禛为之志且铭为:/汉呼有道,唐称昌黎,匪伊拟止,惟公似之,千古文伯,百代人师,/岱云江藻,永护在兹。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侍读新城年家眷晚侍教生王士禛顿首拜撰
从墓志文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墓志的撰文者
墓志撰文者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王士禛是清初诗坛领袖和一代文宗,继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而主盟诗坛,独创“神韵”说,造诣极深,影响深远。他门生半天下,诗友数百人,主持风雅达五十年之久,被尊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一生著述达500余种,代表作有《渔洋诗话》等。
2、墓主任文石生平
任文石(1587-1654年),字伯介,号蛰庵,讳文石,明末宿州相城(今淮北市)人。任文石中举人后又应南宫试中进士,选授广陵儒林。明崇祯丙子年(1636年)江淮多事,曾上《漕利江防八策》,受到督抚史可法、漕帅王公咸器重。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扬州府儒学训导。清顺治五年(1648年)退隐故里,居相山脚下,吟颂自娱,专心研究程颐、程灏和张载理学,致力于相城古文物史迹的研究和整理。
墓志记载了任文石值得称道的事迹:1.文韬武略却功成不居;2.孝顺父母;3.博雅好古,流连名迹,与当世文人交往广泛。
3、墓志撰文者王士禛与墓主任文石的关系
墓志写于康熙丁卯岁冬十一月二十七日(1687年),据任文石逝世33周年,诞辰一百周年。此墓志是任文石后人于其百岁诞辰之际请当世文坛巨子王士禛所撰。王士禛与任文石之子任柔节为同时代文人。
4、墓志中反映出的封建传统观念
墓志铭所载内容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清初封建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1、重男轻女。墓志中提到21位女性,即任文石之妻4人、女儿5人、孙女8人、曾孙女4人,她们的名字都未写出,而任文石子孙中男丁名字都一一列出,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重男轻女,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具体表现;2、门第观念。作为当时宿州名士,任文石子孙婚娶也是门当户对,男丁娶或聘的是“郡文学”、“郡明府”、“郡明经”、“郡武学”、“郡太学”、“萧太学”、“里太学”等有功名者之女;其中有文学功名者居多,可见多数为儒学家庭间互为通婚。女子嫁或许聘的也是这些有功名者之子,真实再现了清初人们的择偶思想观念;3、“文与人协”的碑文创作观。墓志开篇及结尾铭文把任文石与东汉郭有道(郭泰) 、唐代韩昌黎(韩愈)相提并论确有深意。东汉蔡邕为郭泰撰的《郭有道碑》,可以说是碑中的正宗极品,成为后人创作碑文的典范。北宋苏轼为韩愈撰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也是碑中的极品,对韩愈的一生评价中肯,称颂韩愈的为官之德,使得韩文公祠声名远扬。王士禛如此写法既赞美了墓主任文石的才德又表明了自己的碑文创作观是“文与人协,道以词宣”。
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是埋入墓中记载逝者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的标识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此篇墓志铭主要叙述逝者任文石之生平事迹、世系、职官,虽稍有溢美颂扬之词,但涉及的人和事详细准确,是认识和了解明末清初社会及人物的第一手材料。墓主任文石生平在《光绪宿州志》中仅有简单记载,墓志中所述的有关内容,弥补了志书记载之不足,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为我们研究相城名士任文石及皖北任氏家族谱系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因墓志出于清初“文坛领袖”王渔阳之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墓志文辞优美,旁征博引,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解华顶撰文)
上一篇:磁州窑白釉褐彩鱼藻纹盆
下一篇:宋吉州窑绿釉剔花“郭家记号”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