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 月,在淮北市原上海餐厅建筑工地发现一处汉画像石墓,共出土9块画像石:门楣“双龙穿壁”1块,门扉“铺首衔环”2块,门柱“持戟门吏”2块,“日月、苍龙图”,“羽人、楼阙、拜谒图”,“猫头鹰、拜谒图”,“建鼓、奏乐图”各一块。前5块像石保持在古墓的原摆放位置,未被移动,后4块像石则堆放在该墓的前室顶部(图一),从像石的形状考察应该不是墓内画像石材,笔者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它们是墓上附属遗物建筑,应是东汉石祠画像石。
一、画像石的内容:
一石“羽人、门阙、拜谒图”(图二),高64厘米,宽123厘米,厚20厘米,其中画面尺寸宽87厘米、高64厘米,门楼顶刻一羽人做招唤状,楼顶两坡刻两只凤鸟,似是听从羽人的招唤从天上飞来,很专注的目视着羽人,门楼两侧各刻一对子母阙,门楼内两人跽座,做拜谒状,一人转头说,一人侧耳听,楼下跽坐三人,一人正坐中央,两侧各一人向他躬腰拜谒。
二石“健鼓、奏乐图”(图三),高64厘米, 宽63厘米,厚32厘米,,画面由上下两组图,上图一面大鼓固定在华盖账柄的腰部,鼓上一对长穗垂下,两人舞动鼓锤边鼓边舞,下图四人在为鼓舞者奏乐,吹笙、击鼓、吹埙、吹排萧等。侧壁被凿成台阶状,上面浅浮雕菱形纹,侧壁的一角高浮雕一片21厘米长的方形柿蒂花。
三石“猫头鹰、拜谒图”(图四),高64厘米,宽63厘米,厚37厘米,楼阁的房顶蹲坐一猫头鹰,悠闲自得,仿佛俯视众生,楼阁上层两人跽坐拜谒状,一人挥手,一人抱臂与胸前,似是凝神细听,两人身后各坐一人似为仆人,楼下两人对面跽坐做说话状,两人身后各放一壶酒。该石侧壁的图案同二石一样,这种纹饰在汉代的陶器、石器、铜器上极为常见,是一种吉祥的装饰图案。
四石“日月、苍龙图”(图五),形状特别,整体似梯形,前边长157厘米,后边短86厘米,宽89厘米,厚31厘米腰部呈不规则弧线,像石底部采取分格布局法雕一组日月图,画面尺寸长87厘米、宽62厘米,像石前部呈台阶状,浮雕上下两组扭身屈体的群龙相戏图。
二、画像石的性质
淮北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丰富,据1988年文物普查得知汉代古墓群遍布市区城乡。《元和郡县志》载:淮北古为相地,春秋宋共公曾徙都于相,后成为秦泗水郡、西汉沛郡、东汉沛国的治所,是当时的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考古发掘出大量的两汉时期的石棺幕、砖石混合结构墓、砖室墓。画像石多出自中小型砖石结构墓中,其中画像位于门楣、门扉、门柱之上,画像的位置、形状、尺寸比较固定。目前在淮北市区只发现一例古城大型汉墓其画像在墓室的石结构梁架上也有。而上面介绍的四块像石从形状、大小尺寸上看,对照本地出土画像石形状的特点,显然它们不是墓室中的构件,应是古墓附属建筑构件。王建中在《汉代画像石通论》中说:汉代地面上墓葬设施除了墓丘外,其它还有祠堂等。祠堂又称祠室或称冢舍、食堂、斋祠。墓前建祠堂,从已知的考古材料看,有木质结构和石质结构,石质结构的祠堂一般都雕刻有内容丰富的画像。石祠画像一般配置于祠堂内四壁,多采取分格布局法,画像主题为祭祀祠主图,有历史故事,神仙瑞兽,舞乐百戏,庖厨宴饮等。
另外从画面内容看,其中的三块像石的画面内容与王建中在《汉代画像石通论·东汉早期的画像石祠》一章中详尽描述的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两块石祠像石内容极相似。“其一石,石面纵78厘米 横149厘米。正中雕一楼堂,楼上三人弹琴歌舞,楼下四人击鼓吹竽、吹排箫、吹笛。-----楼顶两坡刻伏羲、女娲图。楼堂两侧各树立一阙-----。其二石,石面纵87厘米、横143厘米,正中雕一楼堂,楼上刻舞乐图,楼下刻拜谒图。-----画面构图基本同上图。”再者与淮北市比邻的徐州铜山县汉王乡出土的一块石祠画像石,石长90厘米,宽86厘米,画面正中刻一楼阁,阁内刻拜谒图,阁外两侧分别刻跽坐行进图,楼下刻舞乐百戏图,屋脊刻凤鸟长青树图。(徐州发现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 ,文物 1990年9期)。这块石祠画像石基本呈方形,所刻内容与我馆藏像石相似。这三块石祠像石与我市出土的其中三块像石无论从形状、大小尺寸还是画面内容都很相似,关于第四石从现有已发表的有关石祠画像资料看未见有此形状,信立祥认为画像石尤其是祠堂画像的布局反映了当时人的宇宙观。指出:“从祠堂石刻画像的题材内容及其在祠堂内的布局看,当时人们把一座小小的祠堂即看成一个完整的宇宙空间,这个无所不包的宇宙空间又划分为三个世界,即天上世界,仙人世界,人间世界。祠堂顶部象征着天上世界,两侧壁的最高位置象征着仙人世界,壁面的其他部位则象征着人间世界,石刻画像按其内容分别被安排在象征这三个世界的位置上。”根据专家观点祠堂顶部多反映天上世界,一般雕刻日月星辰恰与四石的“日月、苍龙图”相吻合,故这四块画像石是石祠画像石。
那么这四块像石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个石祠内的构件,还是多个石祠的构件。既然是石祠像石,那么它们应位于石祠的什么位置,笔者试做复原。
三、石祠的复原
目前,遗存于世的汉代石质结构祠堂,按照信立祥《论汉代的墓上祠堂及其画像》(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的观点大致有四种类型:一型是小型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以蒋英炬等复原的山东嘉祥宋山1号石祠为代表;二型是单开间悬山顶房屋式建筑,以山东嘉祥武祠为代表;三型是双开间单檐悬山顶房屋式建筑,以山东嘉祥武氏祠为代表;四型是三开间带天井的建筑,今天已看不到。
郝利荣在《汉代画像石中图像配置考·石祠画像的配置》(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认为:
1、由于两汉时期“天人感应”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祠堂顶部一般都作为天体象征的表现图式,往往与天圆地方的观念相吻合。其图像配置有藻井、日月、苍龙、云气星宿、阳乌月蟾、风伯雨师等。故四石,“日月、苍龙图”应是石祠顶盖石。
2、祠堂后壁的图像内容一般都有“楼阁拜谒“图,连理树,仙人世界图。图画的配置一般把祠主生前的图像或活动布局在中间位置。祠堂是子孙祭祀祖先处,墓祭时面对祭祀者的祠堂后壁所刻的主人公应是祠主,成为拜谒祭祀的主体内容。一石内容为“羽人、门阙、拜谒图”所以应是后壁石。
3、祠堂的两边山墙一般配置仙人世界且把他们刻在最上层最高处,表达对仙界的敬崇,或者可认为仙界在天上的缘故,放在上层更易于与天通灵。其他部位刻有建鼓舞、六博图等生活题材,下层一般表现人间生活。二石、
三石内容为建鼓、奏乐、拜谒图,所以应是侧墙石。
根据信立祥和郝利荣的观点,结合四块像石的形状、尺寸大小,两侧壁石高64厘米正好与后壁石高度一致,顶盖石日月图的长87厘米又与后壁石的画面宽一致,顶盖石日月图的宽62厘米基本与侧壁石的宽度一致,因此可把它们复原为一型小型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两侧壁石既是侧壁又可作为门柱,两组菱形纹及柿蒂花正好面对前方起到了装饰门柱的作用。这座石祠面积很小,这一情况恰好说明王建中所论“石祠实际是一座象征性的祭祀建筑物,石祠建于墓室之前当起摆放祭品之功能”。宋山1号石祠的形状告诉我们这个石祠尚不完整,因为现在的石祠结构像这种单开间平顶房屋式建筑样式应是三面墙壁石,平板盖顶石,脊石几部分组成,现在脊石已找不到。
四、石祠的年代
由于该墓未能完全发掘,故只能根据墓型和画像石的内容及技法判断石祠的年代。淮北汉画像石根据二十多年来发掘的汉墓资料看,都出在砖石结构的墓中,而砖石结构在我市只见于新莽和东汉时期。这四块像石与前五块同出于一地,雕刻技法如出一辙,都是剔地压平浅浮雕,局部阴刻线,细腻传神,其中“铺首衔环”(图6)与我馆藏“建初四年”纪年画像石(图7)风格近似,因此像石的年代应定在东汉早期。
该石祠画像石的出土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石祠内容,让我们认识了淮北汉代石祠的式样,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石祠一般置于墓前,供生者为墓主祭拜,即使日久天长为黄土覆盖,也应在墓前位置而不应堆放在墓室前部,这显然是人有意为之。是因为家族人出走怕石祠被破坏,而在临走之时将之堆放在墓上后用土封盖,还是后世搞建设将之无意堆在一起。
总之该石祠画像石的出土为我们认识同类画像石找到了源头,填补淮北画像石祠的空白,对研究淮北的葬俗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佐证了信立祥关于石祠的四个类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