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职能,淮北市博物馆紧紧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一、社区送展,服务基层文化传承
5月15日,淮北市博物馆的“国际博物馆日”专题展板,走进帝景翰园小区,展板以大运河文化及馆藏柳孜出土文物为主题,展览内容直观、全面,博物馆的志愿讲解员现场向前来观展的群众进行讲解,通过聆听讲解,可以感知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
公益送展基层志愿服务是淮北市博物馆着力打造的长期活动品牌,对于博物馆深入开展社会教育、进一步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户外宣传,传播文物保护知识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题,5月18日我馆在世纪广场设置展板、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志愿讲解文物保护知识和我馆馆藏柳孜出土文物,免费发放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法规、图书等宣传资料。使广大市民对文物保护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三、视频直播,邀请你云游博物馆
受疫情影响,我馆特别推出“云游博物馆”系列线上活动,采用线下讲解、线上观展方式,于国际博物馆日在淮北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线第一期——《虹桥飞渡》桥梁遗址视频短片。我馆讲解员赵芹带领观众走近虹桥,在隋唐大运河盛景彩绘墙的映衬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隋唐大运河柳孜段的虹桥遗址,从历史记载到发掘现场,从考古佐证到世界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隋唐运河柳孜镇昔日的辉煌与繁华。
四、线上观赏,足不出户了解文物
为了让广大游客更多地了解淮北市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我们依托微信公众号,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制作了《汉日月、龙戏图画像石》专题栏目,介绍了我馆的汉画像石。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市民对《文物保护法》和“国际博物馆日”的了解,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提供新的动力,博物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知识宝库、灵感源泉和精神支撑,着力构建均等化、广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馆还将充分整合文物资源,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给予市民更多的文物及博物馆事业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受益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推动广大市民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倡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