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淮北烈山窑址考古发现暨北瓷南传线路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副市长陈英出席活动开幕式。
烈山窑址发现是我省迄今为止保存完整度最高、形体最大的北方馒头型瓷窑炉,目前已发现5处宋金时期的窑炉本体,以及种类丰富的各类瓷器,被专家认定为北方窑业技术南传路线的重要佐证。烈山窑址的发现为大运河贸易产品来源找到一个重要的坐标点,将在构建安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陈英副市长在致辞中提出希望各位专家坦诚己见、深入讨论,为烈山窑的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为烈山窑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累宝贵基础资料,为大运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利用献计献策;同时希望各位专家在淮期间多走走、多看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与会专家听取了省考古所烈山窑发掘汇报,考察了烈山窑址发掘现场,观看了出土文物,围绕烈山窑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了热烈研讨。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孙新民汇结专家研讨意见,首先对烈山窑的文物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烈山窑应归纳为磁州窑体系,但窑炉体量很大、保存较完整,较为罕见;烈山窑烧造的产品中三彩器、琉璃构建以及有"巩县”铭刻的标本非常有研究价值,尤其是黄釉印花大砖,品级很高,应是专门为高等级宫殿寺院烧制,或为贡品。孙新民建议应继续开展对烈山窑挖掘研究工作,厘清窑址区域范围、高品质产品流向区域;同时做好发掘现场的保护工作,尽快编制完成窑址的保护展示方案,建造保护大棚和排水管道,有效解决因地势底洼易受雨水浸泡的隐患问题,切实保护好烈山窑址这一极具考古价值、研究价值、展示价值的代表性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