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主题: 乐享“博·学”系列——非遗文化宋锦葫芦
活动时间:5月1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2-9年级
活动内容: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为材,制作寓意吉祥的葫芦形香囊,让孩子体验非遗手作并了解宋锦的华㺯高雅与葫芦造型的民俗意趣。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这不单单是手工艺品,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
2.活动主题:乐享“博·学”系列——非遗文化糖人吹吹吹
活动时间:5月7日
活动地点:进校园
参与对象:2-6年级
活动内容:吹糖人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糖人被视为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吹糖人的过程非常具有观赏性,用一根竹签挑着麦芽糖稀,通过吹气使糖稀膨胀,然后迅速捏出各种造型。
3.活动主题:乐享“博·闻”系列——二十四节气立夏熊猫茶饼
活动时间:5月9日
活动地点:进校园
参与对象:1-4年级
活动内容:本次课程同学们将了解立夏节气,通过趣味动画,向同学们讲解绿豆糕的历史渊源。了解"泡豆-蒸煮-过筛-炒馅"的传统工艺,根据关键步骤,将预制的绿豆沙填入雕花模具,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制作美食的乐趣。
4.活动主题:乐享“博·闻”系列——博物馆里画文物
活动时间:5月10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3-6年级
活动内容:以植物为笔,复刻文物。将馆藏文物与自然植物相结合,通过传统敲拓染工艺创作出独具韵味的文物纹样帆布包。首先纹样定位,将特制文物纹样镂空模板固定于帆布包。再植物构图,按纹样走向摆放新鲜植物。最后敲拓定色。
5.活动主题:乐享“博·学”系列——非遗文化宋锦珍珠扇
活动时间:5月11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1-6年级
活动内容:了解宋锦“寸锦寸金”的历史。这种起源于宋代的高级丝织品,以纹样典雅、织造繁复闻名,曾是皇家御用贡品。以预先裁剪好的宋锦布料、天然珍珠、竹制扇框等材料,学习“包边”“缀珠”“扇面固定”等工序,为母亲们献上独具匠心的节日礼物。
6.活动主题:乐享“博·闻”系列——传统技艺之铜镜拓印
活动时间:5月17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2-6年级
活动内容:中国古代铜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物门类,也是影响广泛的美术品,其历史悠久,传播非常遥远。带领学生观察铜镜的花纹特点,首先纹样转刻,将铜镜图案拓印到吹塑板上,用铅笔勾勒出凹凸线条。接着拓印上色,用油墨滚筒为吹塑板均匀上色,覆盖帆布包后轻压,形成对比鲜明的拓印作品。
7.活动主题:乐享“博·闻”系列——我在博物馆画文物
活动时间:5月18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2-6年级
活动内容:以秦代瓦当纹样-葵纹为原型。古代的中国,用葵花来表示仰慕君主或德高望重的人的意思。这种图案纹样的特点,是表现了旋转的节奏感。可以说是清楚地表现了向日葵的性质的一种非常贴切的纹样。这种图案后来再稍加变化,形或S形的节奏感更加夸张表现了图案纹样的旋转性。带领学生观察葵纹的纹样特点进行绘画。
8.活动主题:乐享“博·闻”系列——我在博物馆捏文物
活动时间:5月24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4-6年级
活动内容:聆听讲解员讲解器物的历史背景。尝试捏制《鸡陶俑》的文物模型。从陶俑的形态塑造,五官,纹理刻画等,详细介绍捏制步骤,孩子们开始动手复刻文物的外形,深入了解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9.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包粽子
活动时间:5月25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4-6年级
活动内容:
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向学生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爱国故事。随后,老师现场演示了粽子的制作过程,从折粽叶、填糯米到捆扎成型,每一个步骤都细致讲解。
10.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非遗文化艾草粽子香囊
活动时间:5月27日
活动地点:进校园
参与对象:6-9年级
活动内容:选用上等艾草,经过精心挑选和晾晒,保留艾草的天然香气,再用一针一线,缝制出独特的香包,体验手工制作传技艺,寻回端午的仪式感。
11.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端午——艾草花环
活动时间:5月31日
活动地点:淮北市博物馆
参与对象:1-9年级
活动内容:了解端午时节,家家户户依循传统习俗,门壁挂艾,迎祥安康。融入生活美学的构思,创作了兼具美与实用性的“艾草花环”既包含了传统的艾草、土茯苓和金槌花,又增添艾草香囊,可观赏怡情,又可驱蚊祈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