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灰陶豆。器身为敛口钵形、长柄、喇叭状圈足;盖为浅盘形敛口,喇叭形矮捉手,圆饼形足。盖盘口倒扣于器身钵口之上合二为一,器身与盖沁色不一,出土于淮北市渠沟遗址。
豆既是实用器,也可作为礼器,常以偶数与鼎、壶等组合使用。豆最早源于新石器时代,金属质地的“豆”则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的器形从陶豆开始到青铜豆,始终保持它的基本造型,没有大的变化。
说到“豆”,便会联想到它的含义是指类似于球形的小颗粒粮食(例如黄豆、绿豆、豌豆、蚕豆等),或者是指豆类植物的总称。《说文·豆部》:“豆,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属皆从豆。”由此,“豆”是用来盛装肉食的器具。
那么“豆”是否一直是用来盛装肉食的器具呢?答案是否定的。“豆”字的造字本义与之相距甚远,最能体现它的本义的说法应该是“觞酒豆肉”这个成语。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一杯酒一碗肉”,“觞”是古代的盛酒器,而“豆”则是古代的盛食器,这有象形的古文字字形为证。“豆”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象一个高足的托盘形状的容器,容器内的一横表示容器中所盛之物,有些字形在容器上部还有一横,一般认为是指示符号,强调容器中所盛之物。
据考证“豆”最早是用于盛放黍稷的,后演成变为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的器物。在古代,陶钵才是个人使用的餐具,与现代饭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状浅而小,不同于盛“饭”的钵,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盘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区别,这是稻作农耕社会派生出来的生活方式,也是东方饮食文化的传统特点之一。
这件高而稳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视觉效果,又与古人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夹“菜”,古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中国古代文化史》
撰稿:刘小虎
摄影:刘小虎
编辑:陈玉
审核:扈迎春
终审:胡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