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轮回的岁月里
在万物生长的季节中
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这个名字充满了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寄托了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期盼。
谷雨时节,春意盎然,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人们便在这个时候忙碌于田间地头,将希望与梦想播撒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那些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农具,则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历程。它们曾是先民们的得力助手,如今已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凝固了时光的记忆,静静地诉说着千百年的农耕文明。
走进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古代农具:铁锄、犁铧、耧车……它们虽然已经不再使用,在时光的洗礼下显得斑驳锈迹,但仍然散发出一种沉稳的力量感。古朴厚重的农具背后,蕴藏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遵循。因地制宜地改进农具、创新生产技术,使得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种类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
用于松动土壤、开沟起土的工具是臿,它的形状简单质朴,却充满了力量感。锸(臿)是从先秦时期的耜(sì)发展而来。二者的区别在于耜有踏脚横木,而锸(臿)没有。《释名•释用器》载:“臿,插也,插地起土也,或曰销,或曰铧。”它是农民耕耘土地的重要工具。在汉代,铁臿称为“鐅(piě)”,凹字形弧刃和尖首是其主要形式,常与锄、铲以及镰等同出。
汉铁鐅
同样作为翻耕农具的铁犁铧头,耕地时安装在犁上,用来在土地上豁出一条条沟,土向两边排出,中间为沟,达到松土的效果。西汉时期耕作技术有很大发展,鐴(bì)土与犁铧组合,构成复合装置,能将耕起的士垡(fá)破碎和翻转,更适于耕翻土地和开沟作垄。大铁铧硕大沉重,与其配套的犁架必须加大加固,整架耕犁的重量也随之增大,通常需要两头或两头以上壮牛挽拉,用于开沟,也可用来窜垡、活地,是汉代铁器冶铸业和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种表现。
汉铁犁铧
汉犁示意图
耧(lóu)车也叫耧犁,是古代的播种用的农具。前方由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一次种一垄或多垄,传统的最多达五垄。多垄播种因阻力大常需牲畜牵引,常用牛引耧,其效果缓而稳,播下的种子可以均匀分布。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耒(lěi)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汉耧车角
铁锄作为中耕农具,主要作用是除草和松土。铁锄通常横向安装木柄,体型比较轻薄,刃部较宽。根据铁锄的平面可分为六角形锄、锄板、曲柄锄、耨锄等。如图所示,这种形制的铁锄,造型合理,安装把柄后便于使用,不仅可以锄草,还有利于保墒。说明当时农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
汉铁锄
每一把农具都在诉说着一段故事
每一次触摸都能引发深深的共鸣
谷雨时节,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不妨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走进淮北市博物馆,用心去品味那些沉淀在过去中的农具文化。或许,透过这一件件充满沧桑韵味的文物,我们可以重新找回那种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为未来的道路注入更多温暖的力量。
撰稿:高胜寒
摄影:胡均
修校:王玲玲
图片及文字参考: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
下一篇:文物与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