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越窑青釉碗(残片)。残片仅存不到整个碗的二分之一,敞口,斜直壁内收,圈足微外撇。碗内外满施青绿色釉,釉色纯正,釉面光而细润,圈足无釉。胎灰白、细腻,结构致密,瓷化程度较高,有少量气孔,器型规整,质朴无华。
唐人陆羽在《茶经》上说:“碗,越州上……越瓷类玉,青则益茶。”越窑经过唐代早期的发展,至晚唐时形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历史高峰,最杰出的成就是烧制出精美绝伦的“秘色瓷”。“秘色瓷”成于唐,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迷人的釉色,历来被人们所推崇,是我国青瓷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是,何为“秘色瓷”?学术界历来都是争论不休的。有人认为先人取“秘色”一名,首先能表明其釉色“碧绿”。因为古“秘”读作“碧”,所谓“秘色”就是“碧色”;其次能表达其制造工艺独到,外人无法探知;其三能表示其地位的特殊性,是“贡瓷”,在众多的说法中,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最为贴切。
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说越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数斗遗杯。”
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中说越瓷“捩翠融春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得知:秘色瓷的颜色是“千峰翠色”、“捩翠融春”;“陶成先得贡吾君”则是说明“秘色瓷”是作为供奉之物的,《余姚县志》引嘉靖志“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寻废。”指出了“秘色瓷”的产地,即浙江余姚上林湖,在考古发掘中,上林湖窑址中也有“秘色瓷”瓷片出土,进一步证明了上林湖所产瓷器就是唐末的“贡瓷”。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真身宝塔的地宫,出土了14件青瓷,其中13件器物在《文物帐》中明确记载为“瓷秘色”,所以,专家们断定这些就是“秘色瓷”,给“秘色瓷”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器,解决了“何为秘色瓷”这个长久以来困绕研究者的问题:秘色瓷就是越窑青瓷中的上好之品。
根据这块瓷片的胎质、造型、釉色等特点,认为它是越窑青瓷;从它的制作之精美,釉色晶莹光润,胎质坚薄,此标本不但是越窑青瓷,而且是越瓷中的贡品—千古绝唱的“秘色瓷”。
《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报告》在分期段落中称:“依据地层的叠压关系,可将柳孜大运河遗址分为三期六段,这三期地层关系明确,每期都有相对的地层和代表性的遗迹与器物。”“将第二期二段定为唐代前期,三段定为唐代晚期。”这块瓷片处在二期三段,正是唐代晚期地层,而且,在1995年初,上海举行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被与会专家学者认可,盖棺定论。所以,这块青釉瓷片是唐晚期的当是无疑。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发掘出土的这块秘色瓷片,进一步证明了古运河自开通以来,就成为隋、唐、宋时期联系中原和南部地区交通、经济的大动脉,促进了当时全国各地政治、文化、经济及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淮北陶瓷爱好者增加了观赏“秘色瓷”的好机会,为淮北秘色瓷的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又为淮北市博物馆的收藏提供了一个新品种,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胡均撰稿、摄影)
上一篇:唐寿州窑黄釉双系葫芦瓶
下一篇:唐宣州窑青釉酱斑执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