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编者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30名文物修复师2022年度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0名文物修复师从今年3月份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分别为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师、金属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国家文物局将推出系列稿件,展现基层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与精神风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拼接着文物,还原着历史;他们用匠心,力求逼真且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很多人说他们像医生,只不过“患者”是文物,他们用十八般武艺为“患者”治病解难,用匠心、良心,力求每一件文物都能“活起来”,让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文物芳华永葆。 跨行做“全科”文物修复师的续凯 1978年出生的续凯,现在是山西博物院的一名陶瓷修复师,也是今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获得者。从业25年来,经他手修复过的瓷器近万件,可以称得上是经验丰富的年轻“老师傅”了。 喜欢画画的续凯,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素描、水粉、国画、油画、版画样样拿手,随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工艺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大学时,他受邀参观了一间陶瓷修复工作室,“当时觉得能把残损的一片片瓷片拼成一个完整器,再去为它添色、增彩,绝对充满了挑战性和成就感!”从此,他跟着师父高桂林(山西省古陶瓷修复专家)走上了古陶瓷修复之路,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从描摹前辈们修复好的瓷器纹饰和图案,到苦读古陶瓷艺术书籍,再到反复向师父请教,续凯不断精进着自己的文物修复能力。为了在文物修复中减少对陶瓷本体的伤害,他动了很多脑筋,比如在材料、工具上进行改革,创造了一些得心应手的专有工具,也把画笔更好地运用到陶瓷补色、绘画中。如今,除山西博物院的馆藏瓷器外,南海博物馆出水瓷器、湖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馆藏瓷器、湖南永州市博物馆馆藏陶瓷,都在续凯手中得到了生命的延续和绽放。 爱琢磨的续凯,不仅努力探索着现阶段的修复工作,也着眼未来。采访中,他不止一次地说,“文物修复师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工匠,而是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进行文物修复。现在,我们提倡可逆修复,就是期待未来的文博修复师们有更高超的技艺,可以对陶瓷重新拆解后进行修补,最大限度地呈现历史。” 坚守故宫修文物的博士杨玉洁 杨玉洁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文物修复师,从2005年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开始,到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工艺方向硕士、博士,接受了10年的专业教育。2015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之后,杨玉洁独立或参与完成故宫博物院的陶、瓷、石、玻璃质文物保护与修复任务60余项。经她手修复的明正德款白地绿彩龙纹小缸、清代康熙青花矾红彩描金瓜棱瓶,被选送参加2019年在香港举办的“内里乾坤——故宫文物修复展”,受到香港市民的欢迎。 杨玉洁回忆,记得刚进入故宫陶瓷修复室时,师傅让自己拼一件破碎近百片的瓷罐作为入门培训,当时觉得既重复又枯燥。但日复一日,发现要将几百块瓷片拼得毫无触感并非易事,不断拆解、重来,再拆解、再重来,有时懊恼、有时急躁。师傅通过讲述着他从事陶瓷修复的经验和年轻时从事修复工作的人与事儿,让自己稳定心神的同时,也传授了拼瓷片的窍门。那段时间让杨玉洁对文物修复行业有了基础的认知,也坚定了她脚踏实地从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陶瓷文物修复工作的决心。 修复破损文物的同时,杨玉洁还对陶瓷文物的清洗方法、修复工具、材料选择、科学检测、工艺源流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9年还获得1项发明专利——《珐琅彩料及制备方法及在瓷胎画珐琅文物修复上的应用》。 “从大学到工作,18年来陶瓷工艺研究及修复工作几乎占据了我生活以外的所有时间,‘陶瓷’已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深入越好奇,越研究问题也越多。在发现问题后求知、求解的过程让我乐此不疲。”杨玉洁说。 奋斗在自贸港的95后修复师赵钰 1995年出生的赵钰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当时还十分冷门的文物修复专业。今年初她刚刚在南京大学完成了学历深造,3月又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了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二等奖。 入行以来,赵钰参与了海南省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等多家单位的馆藏陶瓷修复工作。尤其在出水瓷器修复方面,赵钰有着独到的心得。在修复一件南海海域出水的元青花莲池鸳鸯纹玉壶春瓶的过程中,她针对海洋附着物是否去除、缺失部位和纹饰是否补全进行综合评估,保护修复后,既最大程度保留了文物的历史信息,也重现了文物的艺术价值。 赵钰坦言,做文物修复工作,首先要有耐心,能沉得下来,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其次还要专心,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集中精力专心解决。工作时一门心思琢磨手中的器物,是一种乐趣。“入了这一行,我就会始终坚持,尽心尽力地精研技艺。未来,我不仅要继续做一名文物修复师,也要成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了解文物修复。”赵钰说。 醉心修青瓷的考古所所长胡利红 文博副研究馆员、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拥有诸多头衔的胡利红,竟然醉心于古陶瓷修复。“我太爱修瓷了!经常晚饭后坐着修瓷,一点都不知道外面下雨了!”胡利红兴奋地告诉记者。多年来,她潜心钻研文物保护修复,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金蓝领、杭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良渚遗址出土文物、南宋临安城遗址、南宋官窑遗址500多件陶瓷文物的整理与修复工作。 作为资深古瓷修复者,胡利红尤其擅长南宋青瓷修复。2022年底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院精彩亮相,由胡利红团队主持修复的一批文物与观众见面。看着一件件青瓷在自己手里,从破碎状态变成能到博物馆展览,被千万观众看见和感受,是她最满足的时刻。 除了对修复技艺的钻研,胡利红还特别看重革新修复材料和优化修复方法。她带领团队对陶瓷脱盐和酥粉化问题做了课题研究;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用爽身粉替代一种修复材料,借鉴美甲店的方法,引进排气管道下置的操作台,避免文物修复工作者吸入粉尘;研发出一种可以配度数的“防毒防尘头套”,类似的专利已申请了20项,包括修复工具、运输方法、防震设施等。“从考古出土物到展览的环节,我们不断在追逐技术革新,也让我们的生产力发生质的提升。”胡利红说。 醉心修文物的同时,胡利红也努力做着文化传播的工作,向市民游客展示杭州公众考古的魅力,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开设文物修复讲座,在网上常设“专家带我修文物”公众体验课程……让更多民众走进文物修复的世界,爱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锋芒初露的青年修复师汪洋 1996年出生的汪洋,现在湖北省博物馆从事陶瓷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至今,他已参与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湖北蕲春县博物馆、英山县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等多个馆藏陶瓷的保护修复项目,在行业内已小有名气。 “在外行人眼里我们的工作就是拿胶水把碎片粘起来,然后再补缺、上色。其实这份工作不仅需要耐心和细心,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功底,剩下的就是‘十年磨一剑’的坚持。”汪洋说。每当看到那些被自己修复好的器物在博物馆里展出,就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修复并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方案的制定也至关重要,胎釉是否稳定,用什么方法拆卸、清洗、粘接、补缺、随色,这些都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记得在修复一件破损严重的青白釉莲瓣座温壶时,汪洋就编写了详细的修复方案。首先用超声波清洗机、手术刀、相关化学试剂等工具去除碎片之间的老化胶体;接着对器物进行粘接;再用蜡片翻模法进行补配;最后再打磨、上色,每一步都要精心地钻研。 “现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文物正以更加亲和的方式融入社会发展进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很荣幸能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殊荣,也很幸运自己遇上了这个美好的时代。”汪洋说道。 (冯朝晖)
责任编辑:赵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