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可见,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烹饪就形成时期而论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但灶的历史并不长,也就2000多年的时间。汉代对于灶十分重视。
早期烹饪所用的火膛就是灶的雏形,火膛是在一个固定型制中的火堆,以圆形、瓢形居多,也有少量方形的。火膛边有贮藏火种的火种罐,可以方便将火膛点燃。龙山文化时期,将火置于房子中心。配套使用的炊具,也主要是有深度的鼎、鬲等三足器。
夏商和西周时,人们住房内所见的灶址与史前时期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晚期以后,随着陶质无足炊器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封闭燃烧的灶也就应运而生。典籍中对于炊火设施的记载,先后有两个名称,在孔子之前为“爨(cuàn)”,孔子之后则为“灶”。
从全国各地出土的陶灶模型来看,在汉代,已普遍使用有烟道封闭燃烧的灶了,且已经定型并有很高的水平。根据出土陶灶的形制分析,灶在汉代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初时,仅有一个灶眼,但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灶膛通过烧柴所形成的热能,除部分在火眼被炊具吸收外,大部分热能却通过灶的烟囱,排到外面去了,太浪费。如何充分利用热能,长期的生活实践,使人们开始在灶台中间大火眼后部设一个小火眼,利用后部余热既能温水,也可以加工食品,这样多眼灶就出现了。人们在实际操作中又发现,利用后部不太方便,有人将大火眼后移,并在前则两边设温水缸形的灶。这种灶不仅更加充分利用热能,同时加工食品更为方便,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缩短了加工时间。在这以后可以同时用于多种方式加工的,两大眼灶、三大眼灶相继出现。灶的各种形式都已具备。
有的陶灶模型不仅可以使人们见到灶的变化,也可以了解汉代人所用食品和各种不同的炊具。比如前面提到的单眼灶,本身也有区别,有的灶面素洁无装饰,无摆放任何食物,而有的不仅有装饰,而且灶台上还摆放有鱼、鳖、肉、鸡等食物。这些区别至少可以使我们了解,第一,汉代人所吃的食物已与今人无异,饮食方式和我们无大的差别;第二,汉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明器灶,直接反映墓主生前生活,两种不同灶面,是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反映。
我们从两眼灶中发现,装饰物除有炊事加工物外,灶面上还放有一些前代没有的炊事用具,这说明汉代厨具更为多样化。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长钓、扫帚这些炒离不开的工具较普通,看来汉代炒已经非常普及了。
我们从陶灶模型中,还可以看到一种灶,其火眼数量不等,火眼上的釜高出灶面。釜可以随时拿起,这种灶和我们今天用于炒菜的灶几乎一样。另外有些灶还设有隔烟墙,以防烟炱侵及釜甑。
我们说灶就离不开烟囱,从各式陶灶看,烟囱也有所不同,有粗大方形,有较小圆柱形,有扁直钮状,也有梯形。但值得一提的是,汉代人已充分注意到,烟囱不仅有排烟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抽进空气中氧气.加大火力充分燃烧的作用,所以汉代的烟囱设在较高位置,露天的建成塔形或亭形,烟囱上设顶.顶下四周设众多出烟孔,这既克服了大风和雨水直接顺烟囱进入灶膛,也避免了对燃烧和热能形成的干扰。同时也注意灶口的设计,尽量使之适度,配合烟道使火力更强。汉代的灶口烟囱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就足以说明其设计的科学性。
事实上灶在餐饮中的作用,始终为人们所认可,在炊事行业中,用行话称炒菜的大师傅,“灶上的”或“主灶”,这充分说明灶在炊事行业中的地位。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淮北市博物馆,看一看这些形态多样的陶灶,想象着:灶膛内的熊熊烈焰.灶台上烹炒出的阵阵香气,伴随着那袅袅灶烟而弥漫于整个庖厨之中。
参考文献:
1.《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孙机
2.《汉代陶器与古代文明》肖克之、张合旺、曹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