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淮北市博物馆开展大运河古陶瓷文化百场宣讲活动,武可老师带领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了解大运河古陶瓷的文化内涵,讲述古人进行陶瓷制作的详细工艺,详细介绍陶和瓷这两种物质的区别。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则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
武老师向同学们普及了陶瓷的含义与各自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对陶瓷的制作流程进行了讲述。谈到古人为了烧制出外观更美、品质更好的陶瓷,会在放入窑炉烧制之前,给陶瓷制品外部加一个匣钵,以防止瓷器在煅烧过程中因火焰中产生的灰尘和烟雾形成瑕疵之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地举手提出问题,武老师都给予了认真的解答。
此次大运河古陶瓷文化百场宣讲活动,使同学们认识了大运河古陶瓷的文化内涵,了解了陶与瓷各自的性质特点,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高胜寒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