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淮北市博物馆举办大运河文化暨古陶瓷知识宣讲,向太阳城学校的同学们介绍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古水道,开凿了邗沟。此后,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继续施工延伸河道。
隋朝,是大运河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济渠,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逐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为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的水运大动脉。
元代以后,随着北京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大运河的航运目的地也由洛阳转移到北京。元代对大运河水道裁弯取直,大大缩短了航运里程,形成了京杭大运河。
再加上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从宁波入海的浙东运河,中国大运河全长近3200公里,这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
武可老师生动地介绍了大运河的历史,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高胜寒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