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中小学生课外知识,10月26日下午淮北市博物馆在市人民路学校开展了大运河文化暨古陶瓷知识宣讲,向50余名学生介绍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的宋代建盏。
在宋代经济中,茶叶经济异军突起,在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入宋后上流社会的人士热衷于斗茶艺术,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现代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对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制茶工艺的发展,也使宋代的黑釉建盏应运而生。
宋代建盏产自建宁府瓯宁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建窑,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黑釉建盏,胎体较厚,能够长时间保持茶温。建盏盛茶,黑白分明,易验茶色,与宋代斗茶追求的“雪白汤花”相呼应,呈现对比美。黑釉建盏烧制时,窑变出现的异形花纹,诸如兔毫盏、油滴盏、鹧鸪盏等,能与茶汤相映成趣,结晶出五彩缤纷的茶纹,平添品茗的艺术美。
在讲述到宋代建盏的发展、功能以及当时制茶的工序,斗茶的故事时,同学们不时的提出问题,武老师都一一解答。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了解瓷器知识,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而感到敬佩!(赵诣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