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好指其孔,肉指其轮。这件玉瑗孔几乎是轮的3倍,故名“瑗”。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
在古代的玉器中,玉璧、玉瑗、玉环、玉玦属于圆形玉的范畴,是传统玉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瑗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说文》释义:“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也就是说汉朝皇帝上下台阶时,和近侍同握一块玉瑗,这样能够防止皇帝摔倒,还能体现皇家威严。瑗,从字体结构上看,有两手共握一物的意思。清朝文学家桂馥在《说文义证》中认为:“(玉瑗)孔大能容手。”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
玉瑗是一种装饰物。早期的玉瑗孔大环小,是男女皆宜的臂饰品,与现在的手镯类似。玉瑗还是礼器,荀子曰:“召人以瑗。”寓意君王要召见外国使节或朝廷大臣时持瑗相召所用,体现君王对当事人的重视和尊重。
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瑗的礼器功能退化,装饰功能得以放大,经过分化发展,玉瑗演变成女性手镯和男性佩饰。(刘小虎撰稿,胡均摄影)
上一篇:每周鉴赏:汉铜行灯
下一篇:每周鉴赏:宋吉州窑红陶塑卧鼓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