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 这一主题反映了当今博物馆在民族凝聚力、历史穿透力、文明渗透力、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对公众在文化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淮北市博物馆紧扣2022年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更好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发动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到博物馆的事业中来,更好地展示博物馆的力量。
一、线下展览好戏连台
1、馆际交流展:滁州博物馆《纸上乾坤——全国民间剪纸艺术展》。共展出征集作品60幅,涉及全国20个省份。剪下有天地,纸上蕴乾坤,千山万水,同绘山乡巨变;五湖四海,共呈盛世安康。
2、馆际交流展:山东省济宁市汉文化博物馆《汉风高扬•李雷董玮题跋汉画拓片双人展》。汉画像石,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它常以拓片的形式出现,既是图画,也是图案,又是浮雕,再加上传拓的面貌,别有一番异样风神。此次展出的作品来自山东省济宁市汉文化博物馆的原石原拓,拓片的制作见细节、见精微、见新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刷新了人们对“黑老虎”的认知。
展出的100件朱墨拓制的汉画像石扇面拓片,是画家、书家两种趣味的书法题跋融合成的一个展览,观众可以从中体会到他们的文化修养、他们的艺术气息、他们的创作表达,以及南北文化的融合与对比。
3、馆际交流展:凤阳县博物馆《有凤来仪 红运相随——凤阳凤画展》。凤阳,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曲艺之乡。凤阳凤画(又称龙凤画)源于明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被列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凤画经历代艺人不断创造,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民间艺术风格和陈式,为加强淮北与凤阳之间的馆际交流,宣传“凤阳凤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淮北市博物馆、凤阳县文联、凤阳县博物馆主办,凤阳凤画研究会承办的“有凤来仪 红运相随——凤阳凤画展”为大家送上“红运相随”的祝福。
4、原创展览:《埙斋游艺-相城凝辉——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展出60位全国知名书画家70幅书画作品,以及其书、画、印、陶瓷作品100件。
二、社教活动特色鲜明
淮北市博物馆瓦当拓印、股票拓印活动走进淮北师范大学。5月16日,瓦当拓印活动走进淮北师范大学,为学生们带来一场拓片制作体验之旅。
瓦当拓印是淮北市博物馆创办的系列特色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之一。拓片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其技艺独特;而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在建筑檐头筒瓦前端下垂的特定部位,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其纹饰多样;拓片的制作流程包括上纸、喷水、捶拓、上墨等等,学生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导帮助下,根据步骤循序渐进,制作出了不同纹样的拓片作品。
此次为期一天的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了拓片这项传统技艺,也发挥了博物馆的力量,带他们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究热情。
三、宣传活动成效显著
1、5月16日上午,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文化和古陶瓷知识科普、世界文化遗产地柳孜遗址考古成果宣传活动走进体育中心广场,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
博物馆志愿服务者们不仅向大家介绍了我市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淮北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古陶瓷文物知识等,还发放了古陶瓷文物相关的书籍、倡导保护文物的宣传册以及博物馆的文化创意宣传品。在互动中,市民们表示要带着书籍回去给孩子科普文物知识,还要带着孩子走进淮北市博物馆了解大运河的历史。
2、5月18日大运河文化和古陶瓷知识科普、世界文化遗产地柳孜遗址考古成果宣传活动走进世纪广场活动。博物馆志愿服务者们将向大家介绍大运河文化与古陶瓷知识,以及柳孜遗址考古发掘的成果和意义;发放大运河文化和古陶瓷文物相关的书籍、倡导保护文物的宣传册以及博物馆的文创宣传品。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的宣传活动,不仅搭建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展示了淮北市博物馆的力量,扩大了博物馆的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四、系列活动有声有色
开凿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大运河,连接起的不仅是南方和北方,更有过去与今天。北京郭守敬纪念馆联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沧州博物馆、通州区博物馆等多家运河沿线博物馆,共同推出“《大运河长卷》亲子共读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全国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通过阅读学习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知识,感受中国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1、从4月23日开始,招募寻访共读家庭,遴选出50组候选家庭,在主办方微信平台上展示每组候选家庭的阅读风采。并通过在线投票方式,最终确定30组共读家庭,赠送《大运河长卷》一套,并附专属信笺。待家长和小朋友们阅读之后,完成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在专题展览中展示这些家庭的读书笔记,向更多人分享共读家庭的运河感悟。
2、5月14日,配合《大运河长卷》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淮北市博物馆作为直播接力第三站,我馆讲解员张子雯带领观众们一起领略运河文化以及淮北这座城市的魅力。讲解员以大运河通济渠段柳孜遗址发掘为中心,向大家详细讲述了隋唐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柳孜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同时,也介绍了古代重要的水利技术——木岸狭河以及淮北众多的代表性文化。
五、线上展览涉猎广泛
淮北市博物馆于5.18日在微信公众号与网站同时推出线上展览:烟火两汉——淮北市博物馆里的淮北市博物馆馆藏汉代陶饮食器系列展之壶(第一期)和园韵文心——苏州园林文化线上特展(第一期)和文物鉴赏活动,涉及淮北地域汉代文物和苏州园林文化,古代与现代、文物与艺术在淮北市博物馆碰撞。
1、烟火两汉——淮北市博物馆里的淮北市博物馆馆藏汉代陶饮食器系列展之壶(第一期)
中华饮食文化除了对餐饮的色、香、味、形不断改善提高外,对“器”,即饮食器皿也有着不断的追求,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用的饮食器具,构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的饮食风俗图。汉代陶器种类繁多、产量极大,其中饮食器的丰富与演化更是汉代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
为迎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推出“烟火两汉”系列线上展(第一期),通过淮北市博物馆馆藏汉代陶饮食器展现汉代居民的日常生活面貌,让大家在博物馆中感受穿越时空而来的烟火气息。
2、园韵文心——苏州园林文化线上特展(第一期)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通过叠山、理水、花木、建筑等元素营造出“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精粹。它在亚洲曾影响日本等国家的造园艺术,而且在18世纪后半期,对远处西欧的英国等地也有一定影响。
本次苏州园林线上特展,将从园林艺术发展溯源、园林景观元素构成、园林的文化意趣、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申遗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让观众感受苏州园林博大精深的造园艺术和古雅脱俗的造园意境及生活追求。
3、文物鉴赏:明磁州窑白釉黑花坛
5月17日推出文物鉴赏系列活动,以大运河出土文物为切入点,用精炼的文字介绍文物特点、普及文物知识,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显示博物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