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底,烈山区古饶镇土山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地下3米处,挖出了一块石碑,同时还有小块砖雕及瓷片。刮开碑身的黄土,村民们看到了“大宋国”和“庆历三年”的字迹,马上就给市博物馆打了电话。接到村民的报告,博物馆考古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原来挖出的是一八棱状石幢,作为征集文物当日被运回市博物馆。
这块石幢高约50厘米,直径约20厘米,上部有缺损,八个棱面都有刻字或图案。一面刻有“庆历三年”字样,一面刻有“南滕州大宋国宿州符离县遵教乡土山村”,清楚地记载了北宋时期淮北地区的行政区划,蕴藏着重要的淮北政治地理信息。一面刻有朱雀图案,还有一面记载有“献□ 炳灵将军 殿内永存供养”,并在另一面刻有供养人姓名。可见这应是一块北宋中期的供养石幢,原来应该有盖有座座,供奉在火神庙里。这是我市目前发现的第二块宋代碑刻,为我市三区最早的一块的碑刻,这对于我们研究淮北地区宋金时期的碑刻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反映了宋代家庭与寺庙的供养关系,对研究宋代淮北地区宗教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块石幢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石碑上的朱雀应是火神的象征,宋代村镇曾经广泛修建火神庙。这里的“炳灵将军”应是火神的封号。传说炳灵公即泰山三郎,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引《玉堂闹话》称炳灵公为东岳大帝的三儿子,唐以前为恶人形象,骑从华丽,俨若侯王,鲁人畏敬,过于天齐。泰山神有子,始见于《魏书》。后渐有五子、七子之说,诸子中以三郎最著名,其夫人为永泰公主。《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载:后唐长兴(930-934年)中,明宗皇帝不豫,泰山僧进药,小康,应僧之请,封泰山郎为威雄将军。《事物纪原》卷七则称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十月十五诏封为炳灵公。宋代炳灵公信仰极盛,宋笔记《括异志》(卷十《李敏》条)、话本《郑节使立功神臂弓》都写到其神异传说。这块石幢上没有写“炳灵公”而写“炳灵将军”也是值得研究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被封为宋公,春秋时期宋国人的祖先是商人,商主大火星,商人对大火星的祭祀甚为隆重,赵匡胤以宋公之名统一天下,当然对火神也倍为推崇,大兴火神庙以及尊奉火神是封建统治者愚昧人民的一种手段,故意宣扬了一种君权神授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