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安徽总站记者在新闻频道13:00档《新闻直播间》栏目《直播大运河》专栏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讲述淮北市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遗产。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建造的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的运河码头遗址,始建于东汉,因隋炀帝开掘的大运河之通济渠段穿镇而过而逐渐繁荣,成为唐宋时期淮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重镇,"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据《宿州志》记载:柳孜为巨镇,有庙宇99座,井百眼。著名东晋音乐家桓伊和"竹林七贤"之一稽康就是生长在这里,可见当时柳孜文风之盛。遗址内出土有唐宋时南、北方二十几个窑口的大批瓷器,还发现唐代沉船九艘,出土三艘,清理出桥梁遗址,均属首次发现。
柳孜运河遗址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在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淮北市被列为大运河中原文化高地,濉溪县、相山区、烈山区被划入规划核心区,柳孜遗址、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浍河分别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程”、“大运河博物馆体系建设”和“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工程”,临涣古镇被列入“历史文化古镇建设”和“精品线路和统一品牌行动”。
近年来,淮北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编制保护修缮展示方案,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向世人展示淮北市运河文化的亮丽风采。